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如歌发展竞风流

——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侧记之二

2012-06-12 10:41:17来源:福建日报

      从莽莽群山到东海之滨,纵横4000余公里,走遍八闽大地,6月7日到11日,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组先后来到泉州、莆田、平潭综合实验区、宁德和福州,看项目、论发展、议问题、说转变。

      省委书记孙春兰指出,工作检查,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三个切实”的重要要求的举措,是推动“两规划、一方案”落实的过程,是全省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的具体行动。

      新突破、新变化、新亮点不断涌现。重点项目、新增长区域、城市建设……从沿海到山区、从城市到乡村、从经济到民生,各地抓机遇、谋发展、促跨越,亮点纷呈、势头强劲。

      八闽大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形势,坚定了我们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三年来,检查组成员们亲眼见证了八闽大地的巨变:城市新区,从一张张规划图变成现实;建设项目,从一片片平地到机器轰鸣、厂房林立;工业园区,从企业落地建设到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

      省委书记孙春兰指出,这次工作检查,使我们对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看得更全面、更深入,进一步增强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坚定了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的信心和决心。

      省长苏树林说,通过这次工作检查,我们看到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始终坚持主题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面实施“两规划、一方案”,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科学发展是引领。

  莆田木雕、宁德机电、南安石材、平潭养殖……无论是山区,还是沿海,都从各自实际出发,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坚持走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发展路子。

      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发展。莆田通过小流域整治,让延寿溪实现河畅其道、水畅其流,再现了荔林环绕的水乡美景……绿地保护,流域治理,城市地下管沟的建设,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等,这些思路和举措,都体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理解。

      转方式、调结构迈大步。

      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莆田鞍钢冷轧、宁德联德镍合金、福州中铁乾达盾构机……一大批项目在很短的时间里建成投产或即将投产,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南安石材、莆田工艺美术、长乐纺织、宁德电机等,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管理提升等途径,进一步提高了产业层次与核心竞争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搭积木建房”、“削铁如泥”……这些在全世界都属于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已经落户福建,将引领产业升级、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城乡面貌大改变。

      莆田荔城区围绕建设“宜居荔城”的目标,全力推进黄石国家级、西天尾省级、北高市级小城镇建设,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提升。福州通过内河治理再现了鱼翔浅底的优美环境。泉州五里桥、莆田延寿溪小流域治理等,都是城乡面貌大改变的具体体现。

      平潭的“绿屏环城、内湾筑城、山海融城”的规划建设理念、福州的马尾新城建设,都体现了高起点、高标准。

      民生事业成亮点。

      检查组实地查看的宁德市医院、泉州市医院搬迁工程,将极大地改善两地群众的就医环境。

      各地新开工保障性住房数量持续增加、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以保障、“造福工程”和地灾隐患点搬迁不断推进、各类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

      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白加黑、五加二、打战役”的干劲,一支能干事、会干事的队伍,是检查组这趟走下来感触最深的。广大干部群众对事业的强烈责任心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将成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

      认真学习借鉴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推动发展取得新成绩

      找定位,理思路,解难题。各地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创新做法和鲜活经验,都将为福建下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思想有多远,行动就有多远。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先行先试,成为大家的共识。大家深刻认识到,福建发展取得的每项进步,改革攻坚取得的每项进展,解放思想都起着关键作用。

      平潭, 坚持“五个共同”,建设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参照自由港的标准,探索建立新型的“分线管理”通关管理模式;实行“大综合、扁平化”管理体制,行政机构高效运转;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做法,建设财政结算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产权交易中心,力求管理机制最廉洁高效……这正是思想解放、先行先试的最生动体现。

      坚定不移抓项目,抓大项目、好项目。事实表明,要发展首先靠项目;要大发展就要大项目。

      央企、民企、外企,一路走来,检查组欣喜地看到,许多大项目、好项目都已经在八闽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要注重项目策划,要积极争取项目,要促进项目落地,树立全省‘一盘棋’”……如何抓项目、抓好项目,检查组一路看、一路议。

      莆田的工艺品、红木产业,南安的石材加工,宁德的机电,福州的纺织……如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成为今年检查组思考最多的问题。

      这些地方在发展优势产业取得的新成效、新做法,让检查组得出了答案——

      强化转型升级,集中力量引进和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围绕大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群;推动现有企业改造提升;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要注重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检查组一路提出真知灼见:“城市建设不单纯为了好看,关键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更舒适、更健康、更便利,真正做到宜居宜业。”

      一路走来,满目绿色,风景如画,检查组对福建的生态优势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巩固好生态优势,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绿色生态带来的实惠……

      十天行程,时间虽短,却是一次充电之旅、思考之旅和比学赶超之旅。

      孙春兰指出,我们要很好地总结、梳理、运用检查成果,进一步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记者 胡斌)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