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
——三论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
增强海洋意识,发挥海洋优势,用好海洋资源,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为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造新空间,这是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此举标志着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站在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上。
我省海域面积大于陆域面积,大陆海岸线长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深水岸线长居全国首位,海峡、海湾、海岛优势突出,近海生物种类多样,海洋资源能源十分丰富。海洋是国土、是资源、是通道、是战略要地,是新的经济领域、新的生产和生活空间。我省素有经略海洋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这一传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得以秉承与弘扬,且大放异彩。近年来我省实施建设海洋强省的战略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即是明证。在加快海洋开发、维护海洋权益成为世界上主要海洋国家的战略选择且海洋竞争更为激烈的今天,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海洋开发建设的重大意义,抓住国家在包括我省在内的东部沿海省份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这一机遇,把海洋经济发展摆上重要战略位置,做好海洋这篇大文章,实现海洋发展新突破。
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首先要科学规划,优化海洋空间开发布局。这就要根据省委提出的“三群联动”的发展思路,加强陆海统筹,着力规划构建港口群、城市群、产业群,实施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战略。以“三群”联动为重点,通过建设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漳泉大都市区,通过重点海湾区域开发等,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力的海峡蓝色产业带,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经济密集区,不断加快临港经济发展。
科技是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集中力量,开展重点技术攻关,使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开发、海水淡化等一批关键性技术有新的突破,有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同时,我们还要依靠科技进步,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促其转型升级,构建现代海洋渔业,提高海洋渔业的质量与效益。
海洋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需要我们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在用海的同时,充分考虑海洋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更加注重保护,科学用海,有序开发利用好海洋资源。通过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行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生态补偿制度,严格控制陆源污染向海洋转移。加快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公园、湿地公园,保护好近岸海域、重点湿地、海滩、红树林等,加快构建蓝色生态保护屏障,促进人海和谐。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是我省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如今,我省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风帆高高挂起,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实施好相关的政策举措,推动海洋经济取得新进展,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福建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