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山与海,从未如此亲近

——感受身边新变化之一

2012-08-29 11:20:42来源:福建日报

    编者按:走过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近几年是我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

    在全力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统计数字上,体现在全国的排位次序上,更重要的是,点点滴滴都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由此引发观念的嬗变与更新,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心胸更加宽广。

    身边触手可及的变化,让人自豪,催人奋进,是推动福建继续向上提升的积极力量。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时评“感受身边的变化”,与您共享。敬请关注。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一湾水。然而,放眼今日之八闽,苍翠连绵的群山离蔚蓝无边的大海,从未如此亲近。

      就在一个月前,作为海西第一条直接连接厦门港与内陆纵深腹地的高速铁路龙厦铁路建成通车。从特区到红土地,原本走铁路要4小时,走高速公路要2个多小时,现在只需1小时,厦泉漳龙一小时经济圈已然形成。

      省城福州到龙岩,走高速公路要5小时左右,如今乘动车,不到3小时。省会城市与设区市的经济圈已缩短至3小时。

      再看另一条在建的横向大通道向莆铁路,全线铺轨已完成过半,预计明年9月底即可通车,届时福州至南昌只需3.5小时,比现在节省6.5小时。

      同时,部分城市之间的同城化步伐也加快了。厦漳泉和福莆宁两大都市区的城际轨道正在规划,有望明年开工建设……

      在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进程中,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纵横大通道建设步伐提速发力。尤其是实施五大战役以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各大通道建设进展快速,许多项目提前完工,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网络加快形成。

      省内的不少地方,原来因为重重群山阻隔而显遥远;如今,穿山越水的快速通道,把这些地方变成了交通网络的一个个节点,空间距离拉近了。原先去一个地方,“朝发”不一定“夕至”,现在变成了“朝发夕回”。

      更重要的是,这些在建或已完工的快速通道,与省外的京广、京九等大通道相连接。我省和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腹地的联系日益紧密。千百年来,福建因为地理环境因素而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格局被打破了,正向四方伸展。

      交通上的大变化,可说是近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上最为抢眼的亮点之一。这不仅让人们的出行更加快捷,而且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许多原先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完全可以去想、去做,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悄然间发生了变化。

      如,昔日崇山峻岭间的村落,路通了,就像窗户打开了,亮出了山村天然质朴的姣好面容。山区的人们也不再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想方设法对接外面的世界。发展旅游业、外销绿色农产品等“借路经济”,在不少山区风生水起。

      如,龙厦铁路开通后,一个多小时的路途时间,让厦门与龙岩成为紧邻,双城生活成为可能。尤为重要的是,对于内陆山区龙岩来说,厦门特区这个改革开放的窗口近在眼前,必将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由此引发的变化,岂是几个简单的数字可以估量?

      便捷通达的交通,盘活了福建素来拥有的山海优势,让山离海更近,海与山更亲,不仅仅加速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具有难以估量的经济价值,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拓展了发展的空间,筑就了更高更厚实的新起点。福建与外省的联系,由此更近、更紧、更多;福建与世界的联系,也由此更宽、更广、更入佳境。

作者:谢宗贵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