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低碳,从未如此受关注

——感受身边新变化之二

2012-08-31 11:18:38来源:福建日报

      在今天,私家车已成为许多普通家庭的日常出行工具。这在几年前,是不敢想象的。

      不过,在笔者认识的人当中,有的虽然有汽车,却仍然经常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因为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顺应低碳新风尚,为保护环境出了一份力,一举多得。

     的确,低碳从未如此受到关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碳排放量不断增加,由此产生了温室效应。地球气候变暖,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威胁到人类的安全。遏制气候变暖的步伐,最好的办法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能减排,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和气候条件,已成为人类需要共同应对的课题。

      这些年来,从世界气候大会各国政要出谋划策,到环保志愿者竭力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推行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大潮中,我省从政府、企业到百姓,正在用不同的方式践行低碳理念,为营造优美的环境而努力。

      “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宁可少一点,也要实一点。”这是近年来我省招商引资秉持的重要理念。“好”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低碳。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我省突出新兴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对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禁止;对优势不明显,资源、能耗大的项目,严格控制。同时,强化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强化环境污染的治理。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我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单位GDP能耗远远低于全国水平,生态环境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低碳,不仅需要政府积极作为,更需要公众积极参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自我检视——“今天,我低碳了吗?”

      单个人的低碳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这种行为一旦成为公众的自觉,浸透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累积的成效则是巨大的。

      使用双面纸打印,利用反面纸打印,在办公室里每日都可看到。可别小瞧这小小的变化,据估算,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一年可以少砍伐158万棵树,那是多么大的一片森林呀!

      将垃圾分类,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把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制品等收集起来,就是一笔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把干电池等化学、生物危险品交回收站处理,那些可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的“危险分子”,就能被有效清除。

      养成随手关灯、拔插头的习惯,可以减少电煤消耗。在今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中,福州、厦门、莆田、漳州、宁德等地的民众踊跃参与,其意义不仅在于关灯一小时能节约多少能源,更在于让低碳理念进一步得到普及,让人人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

      前不久,我省启动绿道建设,今年,福州、厦门、泉州将建15公里以上,其余设区市建成6公里以上,为民众骑车、步行提供便利。政府与百姓在厉行低碳上日益默契,低碳正成为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企业、民众的自觉行动。

      可以期待,我们的家园,将因低碳而更加优美。

作者:王志贤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