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心与心,贴得更紧了

——感受身边新变化之七

2012-10-06 10:37:44来源:福建日报

      在福建,驻村干部李彬的事迹令人动容。

      从修环村水泥路,到通自来水,再到建图书室……李彬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家事来办,鲜水村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李彬却累垮了身体。

      听到李彬的病情,鲜水村很多群众都哭了。罗清妹老人一次次来到乡政府,要求把肾捐给李彬。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多亲。这份亲人般的深厚情谊是李彬用真心和实干换来的。

      李彬是成千上万奋战在基层一线的机关干部的代表。

      将工作重心下移,让干部下基层,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的一贯思路。

      从2004年起,我省先后选派3批驻村干部到重点贫困村任职,他们像李彬一样,千方百计帮村里找项目、引资金、送技术,许多昔日的贫困村变为经济富足、村容优美、村民和睦的新农村。

      为了让更多的干部通过下基层转观念、改作风,今年3月起,我省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20多万名干部带着感情、带着思考,深入基层一线。

      为了让广大干部有更多的时间下基层,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从今年4月至年底,我省每月实行“无会周”制度,保证干部有时间下基层。

      一系列下基层的举措,让干部接了地气、聚了人气,砥砺了思想、强化了担当,效应日益凸显。

      干部下基层,转变的是作风。

      实行“无会周”以来,会议变少了、变短了,打破了以会议贯彻会议、以传达文件代替抓落实的尴尬,清新务实之风吹拂八闽。

      干部一竿子插到底,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虚心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群众中汲取力量,给群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坐在农家的板凳上拉家常、睡在农家的硬板床上想问题,效果就是不一样——能发现在办公室看不到、听不到的问题,学到在办公室学不到的新思想、新话语,拿出在办公室想不到的新思路、新举措。”不少干部发出感慨。

      干部转变作风,改善的是干群关系。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干部一门心思研究和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帮助群众富了口袋富脑袋,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真体验换来了真担当。干部遇到问题和困难不再绕道走,而是到问题多、困难多的地方去,弄清了难点在哪里、阻力在哪里、症结在哪里,不怕得罪人、不做“太平官”,全力打通亲民惠民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干群心与心贴得更紧,形成了强大合力,开创了发展新局面。

      干群相互信任,让干部听到更多的真话、实话,了解了基层实际,把准了时代脉搏,作出的决策更加具有针对性。

      干部心心相印,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五大战役轰轰烈烈,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步履加快。

      基层有民生,亦有国脉。读懂了基层,才算读懂了中国。持续创新方式方法,让干部下基层成为常态,必能结出新硕果,党群干群联系将更加密切牢靠。

作者:单志强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