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淌,从未如此通达
——感受身边的变化之八
鼠标轻点,生意做成,由此带动多项产业发展,村民人均年收入4年间增长近2倍,村集体从2003年的负债40多万元,跃升为去年的收入260多万元。南安市康美镇兰田村开发“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村民快乐上网,尽情享受网络带来的幸福生活。
一个普通村庄变化的背后,是网络触须的快速伸展。网络,宛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浸透到城乡居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办公、学习、浏览、购物、娱乐……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
互联网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一大“中枢”。我省不遗余力,积极引导,“数字福建”建设持续推进。尤其在近年,力度加大,成效显著,信息流淌从未如此通达。
“织”网。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52.7万公里的信息高速路四通八达,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许多偏远山村也通了网络。
“办”网。政府网站数量不断增加,内容更新的频率加快;东南网等媒体网站做大做强,在全国的排名快速提升,海量信息昼夜不停地滚动跳跃着。
“上”网。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在网上公开政务,亮出“家底”,还有许多干部“织围脖”,与民沟通,倾听民声。
三“网”齐下,带来了什么?
网络曾经是城里人的专利,随着网络进村入户,千万农民也接触到这张包罗万象的信息大网。网络通了,一扇扇通往外界的大门被打开,一条条脱贫致富的通道向前铺展。
曾几何时,办事需要不停地跑窗口、排长队,让人焦虑和无奈。现在,网络好似一颗颗活性酵母,以细胞分裂的速度,催生办事方式的变革,缴费、汇款、挂号、订票、炒股、查资料……人们足不出户,只需用鼠标或手机一点一摁,便能轻松搞定。
政府触网,而且网上政务公开,网上问政,原本多少让人感觉神秘的部门单位,一下子变得平易近人起来;以往大家不甚了解的行政流程,一下子变得透明澄澈,效率提高;曾经“雾里看花”的问责议政通道,如今大多变得畅通无阻……
这一切变化,无不缘于政府部门对网络有了更深的认识。以更大力度推进“数字福建”建设,更自觉地在政务中运用网络,体现其执政理念上的深刻变化。
这是对科技的崇尚与追求。网络是当今世界一项十分重要的科学技术,追踪科技前沿,大力推动网络事业发展,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造福千万百姓,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
这是开明与自信的彰显。敢于在网上“晒家底”,接受群众的监督,展现出政府开放包容的态度与责任担当。正是由于网络开辟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新通道,促进了许多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促进了政府进一步改进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这是服务百姓的真情体现。通过网站设立日益丰富的服务性内容,让人们工作生活更为便利。同时,倡导文明上网,防控网络的负面作用,尽可能让网络趋利避害,造福于民。
网络的裂变依然在进行之中,一个以百姓利益至上的政府,必定会持续创新与完善这张互联互通大网,让信息流淌更为通达,让人们工作生活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