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两岸往来,从未如此畅通

——感受身边的变化之九

2012-10-14 11:10:14来源:福建日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972年,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乡愁》,牵动了两岸多少同胞的愁思。

      四十年后,2012年4月20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乡愁”会上,余光中告诉大家,早已不再写乡愁了,而是写了许多还乡诗。

      从乡愁诗到还乡诗,折射出的是,两岸从隔海相望到客轮、飞机齐发;从音讯隔绝到通航、通邮、通商全面“三通”;从思乡之愁到常回家看看;从互不往来到经济、文化等深度融合……真是意味深长,让人荡气回肠。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由于历史的原因,曾经在几十年里,相互隔绝,给两岸民众带来极大的亲人离别之苦。

      坚冰的融化,靠的是缕缕阳光温度的累加。为了消除两岸之间的隔阂,无数两岸同胞为之付出很多心血。具有对台独特优势的福建,义无反顾地承担重任,一直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上走在前头,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从两岸集装箱班轮试点直航到实现“小三通”,两岸通航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从福建开始。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近几年,两岸关系出现了重大积极的变化。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颁布了国务院《意见》,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批准了“两规划一方案”,赋予福建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福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我省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加大对台工作力度,展现更加积极的作为。

      举全省之力加快平潭开放开发,围绕“五个共同”,探索实践两岸合作新模式,建设两岸人民共同的家园。

      积极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发挥台商投资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对台园区的作用,深化经贸合作,促进闽台产业对接。

      以祖地文化为纽带,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与台湾各界的往来。

      开通多个闽台海空直航航线,打造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的综合枢纽和主通道……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两岸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闽台通航已有“小三通”、海上客运直航、空中直航等多种方式,福建成为赴台最便捷、最快速的省份。两岸人员、货物往来便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闽台“一日生活圈”变成现实。

      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了台资企业加速发展壮大,福建成为台商最佳的一个创业家园,成为台胞在大陆投资兴业的一个主要聚集地。闽台经贸合作蓬勃发展,推动了产业升级,实现互利共赢。

      祖地文化、民俗文化等交流活动精彩纷呈,海峡旅游实现飞跃发展,福建已成为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的重要中转站。两岸民众日益频繁的交流往来,增进了同胞情谊。

      两岸关系的每一步进展,都有一份闽人饱含深情的付出。随着两岸形势的积极变化,福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可作为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福建正把握机遇,进一步发挥对台独特优势,不断拓展深化闽台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大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厚植两岸同胞的血脉深情。

作者:李向娟 陈昌和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