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 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全省创先争优活动总结交流会议发言摘登

2012-10-17 09:51:36来源:福建日报

以创先争优引领机关党员干部走前头作表率
 
中共厦门市委 

      厦门市委高度重视机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着眼提升业务水平、强化基层组织、改进机关作风、打造过硬队伍,以转变作风、惠民利民、促进发展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好评。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走前头,创一流业绩。始终把围绕中心创先争优贯穿于活动全过程。组织带领机关党员干部在打好“五大战役”、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厦漳泉同城化、岛内外一体化中当先锋、作示范。积极开展“科学发展、党员先行”、“重点工程党旗飘”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把创先争优目标细化到具体岗位上,设置“党员责任区”、组织“党员突击队”、开展“党员服务示范月”,组织引导机关干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在实际工作中“比技能、比奉献、比形象”,在干事创业中实现“五带头”。全市17个重点项目(工程)指挥部、24个建设小区和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全部建立党支部,协调解决各类难题690多个,完成急难险重任务340多项。全市学习推广“厦航式服务”,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仆与文明同行”等活动,机关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文明行为,带动社会文明风尚的形成,我市连续三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总评第一名。

      二、坚持提高素质、建强队伍走前头,建一流队伍。推动机关干部提升学习力执行力创造力,增强干部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能力。组织机关干部党员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在基层一线、建设工地培养锻炼干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举办各类培训班次130余期,培训各业务部门、镇街等一线干部9300多人次;1900多人参加了各类高校学历提升或公共、工商管理硕士在职学习。先后有10万多人次的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或解难题办实事,380多名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两年来,在提拔使用的干部中,70%以上来自基层,一批优秀的镇街干部和建设指挥部的干部得到提任,建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激励党员干部想到基层、敢于拼搏、为民服务。大力开展治庸治懒,采取视频探头实时监控、聘请效能监督员明察暗访等形式,对机关干部办公服务严格监督,确保机关工作提速提效。在机关党员干部带领下,我市连续两年在全省设区市政府绩效考评中名列第一。

      三、坚持服务群众、改进作风走前头,树一流形象。着力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大力提升机关效能,推进机关作风改善,让人民群众受益、满意。建立健全了调查研究、接访下访、定点联系、结对帮扶、挂职任职五项制度,创新建立市、区领导下基层问题协调反馈机构,保证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使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让人民群众从中感受到了创先争优带来的新变化。积极开展“深化效能建设年”活动,各类审批事项平均审批时限从法定时限81.2%压缩至35.4%,市区两级可一次性办结的行政审批项目合计已达171项。推行网上审批、处罚等电子政务,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及预约、延时、代办等高效便民服务。在创先争优活动期间,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财政补助、保障水平的无差异,实现城乡一体的“全民医保”;构建社会保障性政策住房体系,被国家有关部委作为“蓝本”在全国推广。从市民评分的“公众评效能”活动结果显示,社会公众对全市机关效能满意率达98.56%。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机关党员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提升创先争优成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分类定级促提高  晋位升级上水平
 
中共南平市委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市始终高度重视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抓基层、打基础、增活力,为南平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提供动力和保证。省委孙春兰书记、苏树林省长多次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员干部精神状态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一、书记抓、抓书记,强化责任抓到底。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并先后召开2次视频会议、1次现场会进行部署推动。市委裴金佳书记率先垂范,带头深入10个县(市、区)、40多个乡镇、村和70多家企业调研指导,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抓给一级看”的良性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开展“基层党建调研月”活动,组织12万人次的问卷调查、7000人次的基层大走访、3000场次的座谈讨论会,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基层党组织状况。9月中旬,市委结合拉练检查,组织各县(市、区)委述党建、评党建,加强跟踪问效,促进工作落实。

      二、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促升级。我们在深入调查摸底、分类定级的基础上,对全市38.1%确定为“好”的基层党组织,按照“活动场所标准化、制度建设系统化、台账资料规范化、载体活动特色化”创建标准,实施基层党建示范项目,培育市级示范点160个、县级示范点352个。对4.85%定级为“较差”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141个后进村党组织,采取一村一套整改方案、一本工作台账、一名县领导挂点联系、一个县直部门结对帮扶、一个乡镇工作组进驻、一名下派村支书驻村任职的“六个一”办法抓好整顿转化。目前,全市先进党组织巩固率、一般党组织提升率、后进党组织转化率均达88%以上。

      三、抓重点、攻难点,固本强基增活力。针对“抓班子、强核心”这一关键问题,全面推行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两推一选”或“公推直选”,实行村两委履职承诺制,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全市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中,经济能人占72.6%。针对“抓规范、建制度”这一重要任务,大力推行农村“168”、社区“135”、非公企业“三五”、机关“1263”等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使每个支部都建立一项创先争优长效制度。针对“抓覆盖、建组织”这一难点问题,选派1087名党建指导员,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攻坚行动,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895个,覆盖企业3191家,党组织应建已建率达100%。

      四、抓服务、转作风,干事创业争优秀。我们始终把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为一体,以转变作风为切入点,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市委先后出台在推动经济建设、打好“五大战役”、重点项目建设中选派干部、问责干部、治庸治懒等政策措施,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倒逼工作法,建立以工作实绩为核心内容的县乡干部“五看”、部门干部“三看”考评机制,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深化向詹红荔同志学习活动,全面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开展“我和百姓拉家常”活动,使党员干部成为群众的“服务员”和“贴心人”,赢得群众的广泛好评。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全国、全省会议精神,以创先争优的精神,持续抓好整改提高、晋位升级工作,以加强基层组织、推动科学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争当推进闽西老区加快崛起标兵
 
中共龙岩市新罗区委

      新罗区委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崛起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在推进闽西老区加快崛起中当标兵、作表率,实现了活动开展与县域发展的“同频共振”。

      一、突出主题主线,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省委、省政府赋予闽西老区加快崛起的历史使命,新罗区作为龙岩中心城市,始终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推进闽西老区加快崛起结合起来,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先后开展了“红土先锋·新罗先行”、“比学赶超勇争先·跨越发展作贡献”、“三比三学三赶三超”等主题实践活动,以“项目建设年”、“城市建设年”、“企业服务年”为载体,抽调区、乡、村三级千名党员干部参与项目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在打好“五大战役”中当先锋、在加快转型中打头阵、在城乡统筹中做示范,营造了以“创、争”作保障、促发展,以“先、优”看结果、比成效的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2011年,全区人均GDP突破7万元、进入全省县级十强,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区域经济持续平稳增长,1─9月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84.5亿元,同比增长13.8%。

      二、着力保障民生,打造人民群众满意工程。让群众受益是创先争优的重要目标。在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回应群众期盼、让群众得实惠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在全国率先推出新农合超大病补充保险、工伤补充保险等惠民政策,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并组建基金规模位居全省前列的区慈善总会,受益群众达3万多人;在全省率先实施多元调解机制,建立“调解超市”站点363个,组建以党员干部为主的“和谐卫士”队伍130支,构筑“大调解、大维稳、大服务”工作格局;在全省率先设立100多个“共产党员专业服务工作室”,建立健全党员便民服务体系;深入开展“联乡挂村帮户”活动,实现区领导联系乡镇、部门挂钩村、干部帮扶困难户的“全覆盖”。许多群众称赞道:“创先争优惠民生,幸福指数大提升。”

      三、创新党建工作,全面激发基层基础活力。创先争优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两年多来,我们着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实施“党建领航”工程,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在全省率先开展“周学月讲”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做到“每周有主题、每月有专题、人人有课题”,省里将其列为向中宣部推荐的特色典型之一。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区、乡、村三级换届,在全省率先实行村(居)干部绩效考核,建立健全选、配、评为一体的农村基层干部监督机制。我区作为省委县级换届工作联系点及西陂镇作为全省唯一的中组部严肃换届工作联系点,试点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大力实施“典型示范”工程,洋畬村、龙工集团等老典型有新提升,涌现出了全国模范法院新罗区法院、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张友生等新典型,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推动新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崛起,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创先争优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省交通运输集团党委 

      省交通运输集团是我省最大的公用码头经营建设企业、海运企业和道路客运企业。两年多来,我们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强劲动力,促进企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创先争优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机融合,努力做大做强企业。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战略部署,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企业三年发展目标和“十二五”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对标行业先进、争创一流企业,提出了“打造服务海西建设的优质高效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和舒适便捷客流体系”发展战略,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技术创新中创先进、争优秀,促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目标与企业科学发展目标相融共进。2010年,整合五大主业优势资源,构建集采购、仓储、配送、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2011年,营收首次突破100亿元;2012年,初步形成福州港以集装箱为主、湄洲湾港散货为主、古雷港区石化为主的港口协同发展格局。近三年,集团总资产增长1.5倍、主营收入增长4.5倍、实现利税总额15亿元,位居福建物流企业首位、全国物流百强第8位,力争今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二、创先争优与落实岗位职责有机融合,有效激发争创动力。创先争优要落地,立足本职是基础。我们以年度承诺、即时承诺和任期承诺等方式开展3轮公开承诺,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窗口”260多个,引导党员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实现创先争优岗位化、日常化。开展“比开拓创新、比服务质量、比工作效率、比管理规范、比岗位成才”竞赛活动,建立定期评议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党员在生产、建设、经营、服务等工作岗位上,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关键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争当先锋、争创一流的“双争”氛围。所属物资集团、商业集团开展“创先进营销团队、争优秀市场先锋”主题活动,把“先”和“优”体现到提升经营业绩上,扭转了连续8年亏损局面,经济效益逐年大幅提升。

      三、创先争优与加强企业党建有机融合,切实夯实基层基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主动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每年举办高管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推行集团本部和所属企业干部双向挂职交流,选派干部到重点工程、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岗位锻炼,促进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在不同股权结构、不同工作类型的基层党组织建立33个党建示范点,每年按照先进基层党组织不少于党组织总数的20%、优秀共产党员不低于党员总数的5%比例,培育身边先进典型,涌现出一批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的“四强”党组织和一批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四优”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以来,集团共有105个集体、71位个人获得省级部门以上表彰。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创先争优活动总结交流会议精神,继续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努力做强做优做大企业,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创先争优中持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福建师范大学党委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福建师范大学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要求,切实从质量提升、师德建设、管理创新三个方面着力,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中创先争优,扎实推进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着力“创先”抓质量提升,切实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在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委注重强化实践特色,开展“先锋工程”、“攀登工程”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争当教学尖兵、创新先锋和管理模范。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着力探索和形成提高办学质量、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深入推进党建带群建、党群共建,形成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齐争共创的生动局面,推动了学校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启动实施了人才队伍建设“113”计划,吸引了我校杰出校友、美国分子生物学奖获得者,以及来自北京大学等名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加盟我校。仅去年新增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一级学科博士点总数占我省省属高校的44%。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以及福州、漳州、宁德等地签订了合作协议,与福矛集团等数十家大型企业共建专家工作站或实验室,在新能源、生物工程、材料科学、水产养殖等领域产出了一批自主创新成果。

      二、着力“争优”抓素质建设,努力养成优良师德师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学校紧紧抓住师德师风建设这一根本,组织实施了“师德建设工程”,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教师伦理委员会,积极引导广大党员教师着力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在教书育人上当先锋、作表率,同时,通过开展“岗位奉献”、“服务群众”等活动,辐射带动其他教职员工,切实在全校营造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精心构筑“五微五阵地”,建立覆盖校、院、班等五个层级学生组织的微博体系和信息化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两访两创”活动,推动师德建设和育人实践有机结合,全校上下形成了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学校荣获“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涌现出“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感动福建年度人物等一大批师生先进典型。

      三、着力“长效”抓管理创新,积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切实把近三年实践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落实下去,确保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对校内规章制度实现全面清理,废除43项,修订完善24项,新建62项。修订出台了《党委工作条例》和《行政工作规则》,研究制定了《福建师范大学章程》,形成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科学管理制度体系。学校董事会筹建工作基本完成,社会监督和支持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学院教授委员会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学术委员会等各类学术咨询审议机构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

      创先争优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广大共产党员的不懈追求。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的精神,把创先争优活动内化为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经常性动力,教育和引导党组织和党员继续创先进、争优秀,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人才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