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八闽沃土 心系万家忧乐
——我省20万名机关干部深入开展下基层活动纪实
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今年3月以来,阵阵清新务实为民之风,在八闽大地吹拂。
20万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呼声,化解矛盾问题,理顺情绪,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进一步密切人民与党的血肉联系,增进群众对政府的理解信任,上下同心,攻坚克难。
亲情在基层心手传递
“邓书记到村里后,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组建农业合作社上,一门心思为我们出谋划策、寻找销路,我家今年收入有保障。”尤溪县汤川乡溪坪村村民胡凤秋打心眼里感激邓年年。
原来,三明市环保局干部邓年年下派到溪坪村担任第一书记后,结合溪坪村实际,深入走访调研,运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经验模式,解决了该村农产品的销路难题。
通过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技术扶持、项目带动等,机关干部帮助困难群众和困难地区增强“造血”功能,尽快改变贫困面貌。省农业厅组织开展“三帮扶”活动,与农村基层群众“攀穷亲”,共商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办法。将乐县实施“幸福工程”,对留守老人采取“手拉手”方式结对帮扶,对留守儿童推行爱心家长制,切实让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福州团市委紧扣企业发展和青年需求,选定6家青年文明号企业设点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咨询服务,鼓励青年自主创办实体企业。诏安县建立干部倾听群众诉求“123”工作机制,干部主动到群众家门口倾听诉求,第一时间解决群众所需所盼。
据统计,今年初以来,全省机关干部结对帮扶生活困难党员、群众49万多人,解决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等方面的突出问题4.9万多个。
工作在基层有效落实
党员干部带着思考走下去,带着问题走上来,在一下一上过程中,提高了科学决策水平,提升了解决基层问题的能力。
针对柘荣县种植的柘荣太子参不符合国家标准、面临灾难性损失的情况,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主要领导带头深入调研,帮助制定出台《支持柘荣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期,我省各级各部门共出台惠民政策措施2万多条。
科学发展向上攀登,服务基层向下扎根。6月2日至11日,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组深入70多个基层单位开展工作检查,与基层干部一道谋划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工作落实。省委组织部采取实地调研、驻村入户、“解剖麻雀”等办法,与基层干部群众零距离交往,进一步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的落实。莆田市成立重大项目干部力量保障领导小组,以73个省、市重大系列项目为框架,选派67名处级、科级市直机关干部配套组建6个具体项目工作小组,全力打造绿色通道,为重大项目前期立项、审批、落地、建设等提供全程跟踪服务。
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共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2.9万多个,省直机关落实帮扶资金超过15亿元。
围绕中心工作大局,各级各部门将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将服务链条向基层延伸,在服务发展中提高了干部能力和水平。
省委宣传部分19批次选派机关干部到泰宁县朱口镇音山村驻村蹲点,与基层干部探讨新农村建设规划,形成帮扶音山村的总体工作思路,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和任务安排。长汀县发动全县2万多名党员干部深入水土流失治理一线争当治理先锋,谋思路、献计策、破难题,推动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
矛盾在基层逐一化解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下基层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化解社会矛盾为重点,实打实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平潭综合实验区建立由区直干部、县直干部、乡镇干部、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组成的“五合一”政策宣传团,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引导群众支持并积极参与实验区开发建设。宁德市及时总结霞浦县“千名干部访万户、四下基层促和谐”活动的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确保矛盾化解在一线,纠纷解决在基层。南平市进一步深化“我和百姓拉家常”活动,主体由领导干部向普通干部延伸,对象由村民群众向社区居民、企业主、教师、医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拓展,确保活动实现全覆盖。
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树立服务为先的理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了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省公安厅开展公安局长系列微博访谈活动,与网民互动沟通,听民声、纳民意、解民忧,成为我省政务微博的新品牌。漳州市推广华安县新圩镇新圩村“一圩一日”集中接待、服务群众制度。建宁县建立139支党员“110”服务队,着力在服务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中发挥作用。
近期,全省各级各部门开展大下访、大接访4万多次,接访群众26万多人,化解矛盾纠纷3.9万多个。
制度在基层建立健全
我省注重把下基层活动中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近期,省委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起草了《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使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成为一种具有制度约束的自觉行动。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全面推进“168”农村党建工作机制、“135”社区党建工作机制、“三五”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制、“1263”机关党建工作机制等四项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干部下基层不是一阵风、热闹一阵,更不能走过场;实打实地走进基层,才能换来群众真诚的掌声。各级各部门为强化对下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纷纷出台相关制度和规定。
省直机关工委倡导并带头落实下基层“不组织迎送、不乘小车进村镇、不收任何礼物、吃便餐不喝酒、座谈会上不摆水果”的“五不”要求,受到群众欢迎。
厦门市湖里区将走基层访民情中征集到的68个问题、群众建议,汇总成为《民生68题》专册,建立问题销号制度,通过统一部署、层层推进、责任到人、专人督查,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谋划科学发展新思路,解决民生建设新课题。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开展以来,全省有20.2万多名机关干部参与,共走访基层干部、群众150多万人,召开座谈会8万多场次;全省共建立联系点16万多个,发放调查问卷118万多份,建立民情台账18万多本,收集基层群众意见建议14万多条,受到各界肯定和群众好评。(严顺龙 沈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