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为,治水保土迈上新起点
——福建全力推进生态省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宁化县大力推广草、灌、乔三位一体模式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资料图片) 游庆辉 摄
长汀县河田镇晨光村来油坑,1000多亩水土流失的山场,经过近一年的治理,由强度流失下降到中度流失,平均植被覆盖率从治理前的34%提高到68%,成为长汀经验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福建山高坡陡,多台风暴雨,土层薄,加上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极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经20多年的治理,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从1985年的2.11万平方公里降至2011年的1.22万平方公里,减少了42%,形成了以“长汀经验”为代表的“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水保精神。
越来越绿,没有让福建人陶醉。在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和决策部署下,今年初以来,福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以推广长汀经验为突破口,加大投入、乘势而上,水土保持工作迈上新起点。
科学部署 生态立省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
长汀曾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严重的地方“山光、水浊、田瘦、人穷”。
1983年,时任省委书记项南到河田视察水土保持工作,总结出水土保持“三字经”,把长汀县列为全省水土流失治理试点。
此后,历任福建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亲临长汀,对水土保持工作作出具体指导。
“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使经济社会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中良性发展。”从水土保持看生态保护,2000年时任省长习近平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生态立省成为一项重要决策。不到一年时间,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
建设生态省,关键之一就是要保持水土。2001年,时任省长习近平赴长汀考察时,作出“再干八年,解决长汀水土流失问题”的重要指示,长汀成为福建治水保土的先锋。
2000年至2009年的10年,省委、省政府每年补助1000万元,将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终于让百万亩荒山披上绿装。
除了长汀以外,福建还有安溪、诏安、永春、福安等21个水土流失重点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一半以上。
“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去年底、今年初习近平副主席关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两次重要批示,让推广长汀经验、加快生态省建设的热潮涌动八闽。
随后,我省成立了由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苏树林任组长的省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省领导挂钩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制度。孙春兰亲自挂钩长汀县,其余21个水土流失重点县也由省领导逐一挂钩联系,并将水土流失治理纳入五大战役组织攻坚。
龙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孙春兰便专程赶赴长汀调研。苏树林从全国两会归来第二天,就赴长汀检查指导水保工作。随后一个月内,省领导密集到挂钩县,诊脉络、开良方。
一任又一任省主要领导强力推动,从中央到地方持续给予强力的政策扶持,不仅使长汀百姓期盼已久的绿色梦想一步一步变成现实,也使全省各地水土流失面积逐年下降。
最新卫星遥感数据显示,去年我省22个重点县水土流失总面积降至5935.3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3.12%,比2008年调查时减少了491.21平方公里。今年,22个水土流失重点县又完成了治理任务144.5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01.1%,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统筹施策 全力攻坚
从童山濯濯到萋萋绿洲,从地瘠人贫到水丰民富,近年来,福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宁化是全省第二大严重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面积64.6万亩。1988年至2005年,全县投入资金1994万元,大力推广草、灌、乔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方法,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余万亩。今年,全县计划投入4652万元治理经费,完成水土流水综合治理面积13万亩。仅前5个月,就已投入治理经费2924.8万元,与前10年的治理经费相当,打响了新时期的“绿色战役”。
灵地镇杨源村是清流县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区域。2009年,灵地镇引进益晟苗木公司,种上1000多亩罗汉松、紫薇、竹柏等名贵绿化苗木。去年,借水土保持攻坚战东风,精明的杨源人又动起了在苗木基地套种经济作物的脑筋,既保持水土,又增加效益。今年,村支书杨金林带着村里人在苗木基地里种了400多亩西瓜和100多亩黄豆,每亩产值可达2000元以上。
绿竹具有护岸护堤、保持水土的功能,是福安的一大特色资源。如今,福安有绿竹6.5万亩,年产绿竹笋6000吨,年产竹材5万吨,总产值达4490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奔小康的主打产业之一。
新起点上再出发。“十二五”期间,福建计划完成90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为让八闽绿上添绿,福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正迈入全力攻坚的新阶段。
今年,财政部、水利部等国家有关部委在已安排1.25亿元水土流失专项补助资金的基础上,9月底又追加我省专项治理资金1.227亿元,累计支持补助资金达2.477亿元;
同时,省级财政水土流失专项治理资金从0.3亿元增加到3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1亿元。省直各有关部门整合资金共16亿元,地方各级政府也加大配套力度,有力推动了水土流失治理提速;
在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进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出台《关于支持扶贫开发和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加快发展的七项措施》之后,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崩岗治理的若干措施》、《福建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省效能办和监察厅联合对全省水利、水保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确保全省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落到实处;
29个省直部门、23个较发达县(市、区)对一、二类水土流失重点县和扶贫开发重点县进行对口帮扶;
……
真金白银投入到水土保持中,一套领导挂钩、部门协作、效能督查、对口帮扶的工作机制建立起来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截至目前,全省今年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20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0%,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绿色,就是生命;绿色,就是可持续发展。明年,全省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万亩,整治1000个崩岗和12万亩坡耕地,开展180条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整治,全面完成宁化等8个苏区县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记者 吴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