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人水和谐 润泽民生

——福建全力推进生态省建设系列报道之三

2012-10-25 09:24:39来源:福建日报

      “这里空气好,水也干净,处处鸟语花香,跟过去大不一样。到这里散步,心旷神怡。”每天傍晚,漫步在永春县桃溪南音园,都让67岁的黄大爷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桃溪是永春的母亲河,流域内有11个乡镇、人口31.9万。长期以来,桃溪沿岸污水、垃圾处理滞后,污染严重、水患时发。今年初,桃溪流域综合治理被永春县列为“一号工程”,统筹规划了121个项目,年度投资5.2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的92.6%。桃溪两岸,一个生态景观走廊正在形成。

      这是我省大力推进水利建设,倾力构建人水和谐美好家园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摸水情、号水脉,精心筹划了一批有利于支撑发展、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的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在闽山闽水间先后开工,翻开了兴水治水的新篇章。

      科学规划 破解水荒水患

      水利为百姓福,水害为百姓祸。

      福建降水丰沛,水系密布,但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闽北、闽东、闽中三个多雨区呈品字形分布,闽北人均水资源量达7843立方米,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31立方米,常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省安民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挡潮、灌溉等水利工程体系,但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总体上看,我省以工程性缺水为主,尚未形成高保证率的安全供水格局,应对水突发事件能力不足,处理不好,易酿成水荒水患。

      “水利建设既是发展工程,更是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去年9月,省委书记孙春兰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宣布:今后10年,福建要投资2000亿元,全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着力构建四大体系,走出一条适合省情水情的治水兴水之路,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放心水、平安水、高效水、生态水。

      这是福建大兴水利建设的冲锋号。

      当年底,我省成立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协调小组,按照“一个项目、一个责任人、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工作计划、一笔前期费用”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全力推动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今年初以来,中央有关部委继续加大对我省水利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截至10月10日,已到位中央水利资金41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13亿元。

      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十项措施》,从简化项目审批手续、优化设计流程、强化业主责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10个方面,力推重大水利建设。

      各级、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省发改委牵头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调查摸底,围绕水库、引调水、防洪防潮、流域综合治理四大类工程,精心筛选出一大批重大水利项目;省级财政对重大水利项目予以贴息贷款;福建水投集团作为省级水利融资平台,力争10年融资500亿元,支持水利项目建设。

      《福建大水网规划》获省政府批复。今后18年,按照“北水南调、西水东济”的总体流向,我省将规划建设一批水资源配置工程,将闽北、闽西相对丰富的水资源调入水资源紧缺的闽东南沿海地区。

      ……

      在一系列惠水政策的推动下,今年,一大批水利建设项目启动。

      3月31日,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桃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35个重点水利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40.1亿元;

      4月到8月,各地又陆续开工建设20个重大水利项目,总投资13.47亿元;

      9月28日,闽江北水南调(平潭引水)工程、霍口大型水库工程等第二批33个重大水利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35.36亿元。

      短时间内,这么多重大水利项目开工,力度之大、投入之大为近年我省水利发展之所未见。今年截至9月底,我省重大水利项目完成投资69亿元,占计划任务的84%。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排洪排涝能力,改善生态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随着冬春修水利建设热潮的来临,我省还将进一步加快在建项目建设步伐,并在年底前再组织开工33个重大水利项目,力争到年底,全年新开工重大水利项目超过120个,总投资超过340亿元。

      统筹兼顾 打造宜居家园

      水是生态安全的源头保障。福建水系“自生自饮”,保护得好就能够“自清自净”,受污染被破坏了就将“自作自受”。

      水利建设点多面广,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答案是——在加快重大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坚持民生优先,兼顾发展与生态。

      五大战役打响以来,福鼎市扎实开展桐山溪和龙山溪环境治理。作为福鼎的母亲河,桐山溪经过综合治理之后,水质优良、水面洁净,溪中游弋的鲤鱼、溪边浣衣的妇女和赏鱼的游人,组成了一幅人水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

      连日来,云霄县省级中小河流治理重点项目工地上,一片火热。漳江云陵镇防洪堤及护岸工程正结合周边景观加紧施工,水清、路畅、堤固,透露着水利生态之美。“有了漳江防洪工程,县城沿江15万群众将不再担心洪涝灾害,还多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项目快速推进,让当地居民郑耀辉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清澈的溪水、满眼的翠绿、清新的空气……五里桥小流域治理,是南安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面镜子。通过综合整治,五里桥解决了缓冲池堵塞、水体发臭的问题,水体面积由原来的7.1万平方米扩大到33万平方米。南安市委书记黄南康说,他们将石材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环境综合治理结合起来,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碧水蓝天。

      作为省级重点水源保护区,柘荣县龙溪水库是城区自来水厂唯一供水点,却一度受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源威胁。为保护水环境,全县投入300多万元,开展水源地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截污引排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源地防护林建设等,解决了城区4.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受到群众赞誉。

      ……

      一年多来,中央和省级水利投资项目已开工3415个,完工1506个,为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把水利作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水资源,像抓民生一样抓好水利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科学规划下,去年全省水利建设投入资金130亿元,同比增长67%;今年,水利投入要达到180亿元,到年底将累计完成“十二五”计划总投资的33.8%。

      明年,全省水利投入还要再加大,全年计划完成投资230亿元,再组织开工一批重大水利项目,打造水清、河畅、堤固、岸绿、景美、便民的宜居家园,让八闽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记者 吴洪)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