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三年小城镇 展新颜

2013-02-04 09:43:11来源:福建日报

      镇容镇貌靓了、产业支撑强了、公共设施多了……我省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三年来,43个省级试点镇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要求建设,发展速度和质量明显提升,集聚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越来越多各具特色、宜居宜业的小城镇精彩亮相。

  产业强:大项目竞相落地

  安溪湖头镇,自从2011年被列入第二批试点镇以来,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推进建设步伐,随着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吸引大项目竞相入驻。而今,总投资上百亿的光电产业园,随着晶安光电蓝宝石衬底项目一期建成投产,10多家光电配套企业也签约入驻。

  小城镇集聚发展,产业是支撑。各试点镇纷纷根据自身区位优势、资源特点,一镇一品、一镇一业,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吸引一大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新区开发、旧镇区改造、社会事业等大项目落地小城镇。

  安溪龙门镇,连捷温泉世界山庄开始营业,两岸金融研究中心五星级酒店和国际会议中心全部封顶,引进总投资20亿元的上海音乐学院培训基地项目。

  福安赛岐镇,依托福安经济开发区罗江工业园示范区、甘棠电机电器工贸区和赛岐狮子头电机电器出品基地,建成福安电机电器千亿产业集群核心区。

  宁德飞鸾镇,投资51.6亿元的海洋产业示范园规划布局六大海洋产业,目前已有6家企业入驻、10余家企业达成投资意向。

  环境美:既宜居又宜业

  立面改造、管线下地、人行道铺砖,零乱的防盗网和广告牌统一清理规范,一系列亮化、美化、绿化的大动作,使乡镇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小城镇的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就医、就学、就业条件大大改善。

  长泰岩溪镇通过治脏、治乱、治水,打造出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小镇。特别是昔日环境“脏、乱、差”的上蔡村,通过村庄环境整治,蜕变为房屋美观、环境整洁、配套完善、自然生态的美丽乡村。

  中国石材第一镇——南安水头镇,常住人口20多万。该镇从工业生产园区化、居民生活城镇化两方面着手,配套完善了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建有2所高中、5所初中、30所完小、18所幼儿园,还启动建设三甲滨海医院,投用的海都医院病房大楼床位增至350张。

  集中连片:示范效应初显

  小城镇试点,目的是充分发挥其联结城乡、辐射农村的作用,加快城镇化步伐。各试点镇注重点、线、面连接,推动滚动开发、集中开发、成片开发,凸显连片示范效应。目前,第一批试点镇基本建成集中连片示范区,第二批试点镇基本建成有特色的示范片。

  厦门新圩镇建成集闽南文化主题公园、新曦安置房、市民广场等为一体的滨水新城核心区,总面积达1200亩,与改造后的闽南风情街连片,成为一个颇具闽南特色的风情小镇。

  各试点镇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小城镇发展的新机制、新载体,在强镇扩权、土地经营机制、投资融资等方面取得突破。

  晋江金井镇对流动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赋予持证人员新农合参保、住房公积金缴存、租住廉租房(公租房)等22项市民待遇,目前已为2万多名流动人口办理了居住证。(王永珍)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