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为建设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鼓与呼”

2013-06-08 10:06:07来源:福建日报

      当前,国家提出海洋强国战略,福建提出海洋强省战略,全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热潮涌动。在“6·8”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访了新上任的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吴南翔,吴南翔厅长就贯彻“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部署,实施《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谈了思路和看法。

  福建发展海洋经济的底气和优势在哪?

  资源禀赋好。我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一水之隔,北接长三角,南联珠三角,扼东海与南海之交通要冲,海洋区位条件优越。海岸线长3752公里,大小港湾125个,海岛2214个,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可再生能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拥有四五千年的海洋文化历史,妈祖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郑和下西洋文化、船政文化等地域特色鲜明,“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海洋精神的底蕴深厚。

  发展基础好。近年来,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1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522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26.5%,成为福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主导产业和区域布局基本形成。海洋科研力量居全国前列,集中了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一批实力雄厚的海洋科研力量,海洋科技日益主导着海洋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海洋生态良好,2012年全省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达62.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发展氛围好。去年国务院批复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作为重要战略部署,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九条措施》,召开了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推进会,积极引导推进全省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沿海各市县也纷纷出台了相关规划、措施,发挥特色,全力推进当地海洋经济发展,掀起了一股海洋开发的新高潮。

  2013年,我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我省将有何具体动作?

  加快推进。制定实施《贯彻落实〈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出台《海洋产业指导目录》,加快推进重大海洋经济项目建设。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示范带动。加快推进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系统建设。

  项目带动。着力构筑海洋生物医药、游艇邮轮、海洋工程装备、现代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文化创意6条海洋现代产业链。重点扶持12个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促进涉海企业、项目向园区集中。

  金融支持。设立福建省现代蓝色产业创投基金,与银行合作开展现代海洋产业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业务,支持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现代海洋捕捞和冷链物流等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

  科技支撑。实施海洋高新产业发展专项,推进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利用“6·18”等交易平台,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平潭海岛研究中心建设,激发科研院所、企业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生态保障。强化对沿海设区市海洋环保责任目标考核,建立以生态建设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推进建设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一批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实施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提升海洋环境承载力。

  宣传助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关注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为海洋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展望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未来,我们的期待在哪?

  我省已着手优化海洋经济布局,围绕科学开发利用海峡、海湾、海岛三大优势资源,着力构建“一带、双核、六湾、多岛”的海洋开发格局。争取到2015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8%以上,年均增速比地区生产总值快3-4个百分点;到2020年,建成“五区一基地”,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更好地服务于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带”,就是全力打造海峡蓝色产业带;

  “双核”,就是着力构建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圈海洋经济核心区;

  “六湾”,就是重点发展环三都澳、大闽江口、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东山湾等六大主题海湾区域;

  “多岛”,就是突出重点和特色,着力提升平潭、东山、湄洲、琅岐、南日、浒茂、大嶝、三都、西洋、大嵛山等多个特色海岛的科学开发水平的开发格局。

  深化两岸海洋经济合作的核心区。落实两岸深度合作框架协议,以厦门经济特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和福州、泉州、漳州等台商投资区为依托,全面推进两岸海洋开发合作,加强两岸海洋产业对接,积极构建两岸海洋经济合作圈,进一步提升福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全国海洋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重要基地。发挥海洋科技人才优势,加快建设海洋科技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实施海洋高技术研发工程,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围绕市场、开发需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海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与产业化应用。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发展高端临海产业,培育壮大海洋优势产业集群。依托重要城市和重要港湾,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提升海洋产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全国海湾海岛综合开发示范区。发挥福建海湾优良、海岛众多的优势,加强科学规划、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体制创新,推动建设以重要港湾为依托的临海经济密集区,构建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示范的海岛开放开发新格局,为全国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树立绿色生态、人海和谐的保护开发理念,科学利用岸线、海湾、海岛、海域等资源,积极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弘扬特色海洋文化,建设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家园。

  创新海洋综合管理试验区。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统筹推进海洋行政、执法监督、公共服务、技术保障等方面的基础能力建设,探索建立领导有力、协调高效、科学完善的海洋保护开发体制机制,有效提高海洋开发、管理综合能力。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