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听民声 办实事解民忧
苏树林赴福州闽清县开展“四下基层”调研
近日,根据省委统一安排,省长苏树林赴福州闽清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下基层”调研,进村入户、倾听民声,促膝交流、问需于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促致富。
白中镇梅坂村,一排排新建的农家小楼比肩而立,村子里正推进旧村改造工程,把拆迁安置小区建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顶着炎炎烈日,苏树林走进村民黄德春开的杂货店,坐在矮凳上和几位邻里乡亲拉起了家常。“你是什么时候拆迁搬来的?拆迁款都足额拿到手了吗?”苏树林问黄德春。“我拿了十几万元补偿款,加上自己的钱,盖了新房,开了这个小店。”苏树林又转向几位中青年老乡问:“土地被征了,你们现在靠什么生活?”“我开货车跑运输。”“我做点小买卖。”“我在外面打工。”大家说。苏树林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收入情况后说,我们要做好土地征用工作,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金足额按时发放,同时积极引导帮助他们自主再就业,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从家长里短到村子发展,村民们和苏树林围坐成一圈,越聊越热络,不时有在一旁看热闹的村民加入进来。“可不可以提个意见?”一位老大娘问。“欢迎欢迎!您说吧。大家还有什么意见都放开说!”苏树林笑着回答。“我们这里用自来水很困难,这几天都没水喝了,能不能帮忙解决一下?”“对对对,还有村里没有路灯,晚上不安全。”大家争先恐后地说。饮用水一直是困扰当地的民生问题,苏树林马上现场办公,要求当地政府帮助村民多打口深井以暂时缓解饮水难问题,同时水利部门要加快建设葫芦门水库,让附近四个乡镇及工业区的生产生活用水保障问题早日得到根本解决;要把路灯照明纳入美丽乡村建设中,让农村道路都亮起来。
车行一路,思索不断,苏树林来到了群山环抱中的梅溪镇樟洋村。从村前绕到村后,他走进几户普通农家,一边熟练地帮着搓玉米棒,一边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家里有几亩地?看病买药方便么?孩子在哪里上学?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每到一家,苏树林都关心地询问,还不忘走进厨房看看餐桌上的菜色和冰箱里的食物储存。听说村里的壮劳力多数都去外地务工,他叮嘱村干部要关心留守妇女儿童,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临走时,他亲切地拉着村民刘运彬的双胞胎女儿的手,鼓励她们好好读书、健康成长。
在樟洋村村部的村民会议室,苏树林和几位村干部、挂职干部座谈“治村经”。“现在村里的规划做好了么?农民对六大员服务满意么?发展上还有什么困难?”苏树林问。村主干们畅所欲言,谈了对村里下一步发展的想法。村支书刘景浩说,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村里上世纪70年代修的农田灌溉管道都已老化,亟待翻新重修。“农田水利设施很重要!”苏树林立刻帮助他们落实建设资金,希望基层村主干当好领头雁,带着大家致富奔小康。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也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苏树林先后察看了闽清县联兴陶瓷、富鑫工艺品、和盛崇业电瓷等企业和陶瓷科技孵化器建设项目。在久源橄榄专业合作社,他看着挂着串串果实的橄榄树,夸奖带头人林亦钜用合作社的形式,带动更多果农改良品种、共同致富,把一样的橄榄种出了不一样的味道。一路走一路看,苏树林希望当地要把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做好节能减排,有效治理污染,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广大基层干部要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化“堵”为“疏”,切实解决好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调研期间,苏树林还现场接访部分群众,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并走访看望了坂东镇坂中村的部分老党员和困难户。(记者 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