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标准监管 严处罚问责
福建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7月29日上午,福州永辉超市鼓屏店。陈老伯认真看了看购物区上方的食品安全检测公告栏,然后挑了一把空心菜放进篮子里。“公告栏写得很清楚,菜品后面的提示纸条是蓝色的,表示没有农药残留物。”他说。
在厦门市夏商(松柏)农产品市场,前来购物的人们,往往习惯性地扫一眼入口处的公示牌,上面有场内经营者的名称、营业执照号、信用等级,每天蔬菜、水产等产品的快速检测结果以及参考价格等信息。在福建省各个城市的农贸市场,大都张挂着这样的公告栏。
福建以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自2001年起,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工作,每年都要向社会公布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年度工作方案,连续14年将治理餐桌污染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5月下旬,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6名工作人员突然出现在福建宁德某调味品生产企业,他们不去办公室,直接进入车间、仓库检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发现该企业涉嫌超经营许可范围违规生产及生产原料来源不清等问题,立即责成整改。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接受接待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对全省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环节开展暗访突查行动,共检查了143家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经营单位、餐饮服务单位,发现问题食品企业25家,立即监督整改,并对其中问题较严重的6家企业依法查处。
4月,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工作人员在监测中发现,某蔬菜种植基地的蔬菜某种低毒农药残留超标,立即向基地发出预警,并对该批产品上市前进行持续监测。从2011年起,福建省连续3年将可追溯体系建设纳入治理餐桌污染的重点项目,建立可追溯体系示范企业近1000家,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食品安全监管。福建城乡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农贸市场和大中型生鲜超市普遍设立有农产品农药残留和甲醛速测点;县城以上城区和主要城镇全部实现生猪和牛羊定点屠宰,各设区市城区和16个县基本实现猪肉可追溯。
目前福建省累计有2399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1045个水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记者 余清楚、江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