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立足新阶段 稳抓新机遇 力争全省海洋经济实现新跨越

2017-02-09 16:42:53来源:福建日报

      2017年,福建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海洋与渔业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海洋与渔业管理改革,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今年,力争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特色鲜明的湾区经济加快发展,海洋综合管理改革继续全国领先,海洋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实施“智慧海洋”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智慧海洋”工程示范项目建设;突出福建特色,积极梳理相关领域的重点项目,努力推进台海精细化预测预报智能服务、京台高速-台海桥隧工程保障智能服务、“一带一路”合作与应用智能服务、海洋新装备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智慧海洋支撑体系等五个方面的建设。

      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工作。指导福州市和厦门市开展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着力壮大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以福州、厦门两市创新示范建设带动形成“双核”驱动格局,推动漳州市、泉州市申报示范城市;加强“十二五”期间已立项示范项目的监督管理,做好相关项目的总体完工验收指导;积极申报创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园,使之成为海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海洋产业集聚、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任务的区域性海洋功能平台。通过创新发展示范工作,逐步引导形成各具特色的湾区经济。

      完善海洋经济发展政策。争取省政府研究出台进一步支持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提升海洋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予以支持。实施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工程,通过组织实施相关专项,提升海洋创新能力,着力打造包括海洋功能蛋白、海洋功能脂肪酸、海洋多糖、海洋生物新制品等四条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和海水养殖高端装备、海洋开发与管理装备等两条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

      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思路,强化对海洋产业园区的扶持,加速推进“蛟龙号”装备·科普基地建设,将基地打造成集展示、科普、培训于一体的海洋工程装备平台。依托6·18海洋虚拟研究院,加大对蓝色经济产业园、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等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海洋工程装备科技孵化器,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产业创投机构、民间资本参与孵化器建设运营。借助厦门国际海洋周等平台,强化园区宣传推介工作,引导国内外涉海科研院所、海洋企业及创新平台入驻园区。

      全面推进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工作。通过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Ⅰ期系统,组织市县全面落实重点企业直报工作,做好与涉海单位的沟通,实现海洋经济运行情况动态监测,确保省级系统尽快完成与国家重点涉海企业直报系统对接,实现两个系统的联动,为海洋开发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开展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加强与统计、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完成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的涉海单位清查、产业调查和专题调查等工作,摸清家底;督促和指导市级建立调查机构、落实调查人员、做好调查培训和宣传工作;按照国家要求按时完成入户调查和数据整理应用。

 

责任编辑:俞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