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中的考验——台风“纳沙”登陆点见闻
海浪猛烈拍打着高山镇玉楼村的海堤,去年这里曾出现20多米长的缺口;被风吹断的大树,拦住了通往三山镇东沙码头的必经之路;倒伏的行道树压弯了电线,给供电线路带来隐患;市区存在33个易涝点,此前已连续几年被迫“看海”……29日6时许,台风“纳沙”在福清市登陆,全市上下在暴风雨中经历了一场真实的考验。
“赶在台风到来前用混凝土把海堤再次加固,决不能让去年的险情再重演!”高山镇玉楼村村委会主任陈开义说,村里找来大型机械,在村民们的帮助下,历时一天两夜将200多米长的海堤又加固了一遍。
整个高山镇对海堤的安全高度重视。在台风来临前,全镇已完成危险地带整改34处、修整加固水利设施项目9个、河道清淤项目5个,为沿海各村海堤做了全面的“体检”,消除安全隐患。
顶着台风登陆后带来的大风大雨,三山镇的镇、村干部逐户排查,镇里组织的巡查人员沿道路巡视,发现问题随时上报。“应急队吗?通往东沙码头的道路被一棵大树堵了,请求支援!”“收到!马上赶来!”十几分钟后,几名应急队员携带工具赶到现场,锯开大树,搬离路面,接下来又赶往下一个救援点。“疏通道路、转运被困群众、帮助渔民抢救渔船等等,都是应急队的救援内容,我们24小时待命随时出动!”应急队负责人说。
昨日上午8点多,记者在福清市沿海乡镇公路上看到,被风刮倒的行道树压在路旁的电线上,极易造成供电设备故障。“倒伏树木对电力设施造成了严重损坏,我们组织人员迅速开展故障抢修。”福清市供电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全市18支抢修队伍、286名抢修人员立即进入应急抢修状态,及时清理了树障,消除线路和供电设备隐患,对部分停电的区域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恢复了正常供电。
截至昨晚8点,福清城区最大雨量为72.1毫米。“要是在往年,全城很多地方会是一片汪洋,今年大不一样,我开了一天都没遇到积水的路段。”福清一位滴滴快车司机感慨地说。在这种巨大变化的背后,是福清市对内涝点的全面治理。以打通断头路为突破口,福清市对全城33个易涝点实施各个击破,目前已整治完成大半。与此同时,配合地下雨污管网等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雨水排放能力大大增强,终于能经受住暴雨的检验。
“纳沙”掠过福清,全市未出现险情,未出现人员伤亡情况,未出现内涝灾情,但仍未有丝毫松懈,对台风“海棠”的防范工作正有序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