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海西瞭望 >> 正文

简政放权提效率 放管结合优服务

2017-08-17 15:55:40来源:福建日报

      这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今年上半年,集美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248.53亿元,同比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93亿元,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185.78亿元。至7月底,财政总收入75.78亿元,增长9.85%,区级财政收入22.03亿元,增长8.0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主要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总收入、两项利用外资增速均位居全市前列。此外,城市品质提升成效显著。

      以“莫兰蒂”台风灾后重建和文明创建再提升为抓手,集美区实现了城市环境质的变化。“六线六片”整治已接近尾声,长期影响集美学村景观的集美商城得以顺利拆除,集美学村海岸线焕发出更加亮丽的风采。历经半年的拆违、土头垃圾清理、绿化等整治工作,厦门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三个桥头片区焕然一新,提升了集美的对外形象……

      这些百姓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得益于集美区扎实推进辖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的开展。接下来,如何进一步提速增效,抓好“放管服”改革工作,在推动全区发展建设的同时增强百姓幸福感?集美区区长何东宁表示,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和“放管服”改革关乎发展、惠及百姓,集美区将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围绕“效率提升年”的要求,转作风、提效率、强服务,进一步为实施人文集美发展战略,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区”做出新的贡献。

      健全效能建设制度做好改革的“加减乘除”法

      有效实现用简政放权的“减法”,换取便民服务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是集美区健全机关效能建设相关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出发点。

      今年4月初,厦门海关驻同安办事处提出要在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集美监管科,由中心协助提供办公场所及办公用品。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立即着手协调海关入驻办公场所事宜。从协调办公场所、申请经费到配备办公家具、办公用品,从办理人员入驻手续到制作入驻事项办事指南,前前后后只用了一个月时间。5月8日,海关集美监管科按预定时间进驻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并对外办公,方便了辖区企业就近报关。截至7月底,共收件143件,办结138件,其余5件也正在办理中。

      以“效率提升年”为抓手,集美区发改局进一步强化“四下基层”和“马上就办”等服务工作机制,不断简化审批步骤、环节和手续。对投资财政项目,推行可研联评联审工作机制,不断推进基建项目审批流程再造,缩短审批时限。例如,“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由法定办理时限为20天压缩至承诺办理时限7天,压缩办理时间13天,压缩率65%。对社会资本项目,按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从7月24日开始实现全程在线网报,无需再办理纸质备案手续,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利、创业更顺畅。今年上半年,集美区发改局共办理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备案47项,总投资1918501万元。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

      推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期间,集美区坚持优化政务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依托厦门市权责清单系统平台、区政府及各部门网站、网上办事大厅公布等网上办事大厅和实体办事大厅,集中公布各部门权责清单、前置审批事项清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公布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流程图、办事指南、审查工作细则等,实行“网上网下一体化”运作,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

      点击电子设备屏幕,就可轻松办理多项业务,这样的便民服务在集美区已渐成常态。据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的自助服务终端已经更新到了第三代,通过整合现有的自助服务平台,打造了“服务深度融合”“信息高度聚合”的一站式自助服务终端,实现了各部门业务信息共享、管理互助,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政府服务职能。今年上半年,一期共投入190万元开发并在中心大厅部署7台、在镇街便民服务中心部署33台自助服务终端一体机,推动更多的便民事项延伸至社区自助办理。

      围绕提高群众满意度,集美区财政局也借助“互联网+”,在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上下足了功夫。比如,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核发”法定30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限压缩为7个工作日,并将原先的“窗口收件”和“受理”两个环节合并,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办事群众通过网上预约申请,窗口直接受理纸质材料,减少了跑窗口的次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已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核发1396件。

      树立服务大局与民生意识对标“一流”提升执行力

      集美区自2004年开始启动安置房建设,2006年全面铺开,配售工作也于同年开始实施,涉及6个镇街及4个部门。此前,由于安置房配售需提交的材料多且办理手续繁杂,加上没有法定办理时限,办理过程的相对缓慢直接影响到了辖区后续征拆工作的开展。

      今年5月初,集美区建设局负责人在充分调研辖区安置房配售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牵头重新优化流程,并多次召集各镇街、区建设局、区征收办等相关部门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影响安置房配售审批的主要原因和关键环节,明确了两个“容缺受理”、七个“办理时限”的要求,开启了安置房配售快捷通道。

      以治庸问责为抓手,治“拖”求高效,治“推”促勤政,治“散”正风气,治“乱”严纪律,集美区各单位下大力气抓思想源头、抓治庸治懒机制,注重把活动与对标一流相结合,促使了全区机关工作作风的显著转变——

      与征地拆迁相关部门和各镇街联手推行一线审核、一线证据保全等一线工作法,将拆迁补偿协议审核时限由5天压缩至2天,一些久拖不决影响省市重大工程建设的征拆难题得以攻克,年初用两个月时间全面完成324国道复线拆迁,实现区域内全线交地;区财政局提升了建设项目预决算管理服务水平,将预算审核、结算审核、财务决算、资金拨付等各环节审核内容、程序、材料、时限等要求明确告知服务对象,并对各环节审核办理时限都进行大幅度压缩,各环节压缩比例大都在30%以上,个别环节压缩比例高达50%,从而加快了项目审核进度……工作有效落实,执行力大幅提升,一批妨碍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困难与问题得以解决,人文之城集美发展全面提速。       

作者:田圆 陈季玉 责任编辑:赵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