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五大战役解读之城市建设战役

2010-08-03 09:41:00来源:福建日报

城市面貌要有较大改观 

福州新闻网  

绿化环境

      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决定,从8月初开始,大干150天,集中力量实施好包括城市建设战役在内的“五大战役”,在跨越发展上取得突破。打好城市建设战役,就是要以城市中心区域为核心,以城市主干道及沿路两侧景观整治和重要公园、广场周边整治为重点,本着以人为本、塑造精品、体现特色的原则,按照省委、省政府“年中拉清单,年末对账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制订城市景观综合整治行动计划,尽快实施一批景观整治、立面再造、电线下地、道路改造、广告清理、城市保洁、景区提升和公交优先等项目,做到建设一条路、美化一条街,改造一片、成功一片,到年底前形成一批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典型示范项目,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使城市面貌有较大改观和提升,让老百姓切实得到实惠。(郭斌、徐占升 采写 游庆辉 摄影)

□专家访谈

城市环境要更宜居

——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翁玉耀

  “在我省加快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省委八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出了我省跨越发展的动员令。”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翁玉耀日前对记者说,省委省政府要求从8月开始,大干150天,集中力量实施好包括城市建设战役在内的“五大战役”,在跨越发展上取得突破,体现了中央的要求,反映了全省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是我省站在新的起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战略抉择。

  应当说,我省近几年城市建设的发展有目共睹,路宽了,灯亮了,树多了,水清了,市容更加整洁,公交更加方便,城市规模逐年扩大,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翁玉耀说:“这是纵向的比较。从横向看,我们和其他省份的先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城市美观、便捷、宜居等指标也赶不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期望。当前,各个省、区、市都在全力推进城市建设,我们如果建设步伐慢了,那就是退步;如果我们继续用传统的、渐进的方式搞城市建设,就难以赶上先进的城市,而且很可能进一步拉大差距,甚至被正在加快建设的地区所超越,在百舸争流的竞争中落在人后。”

  翁玉耀认为,海西发展需要有超常规的思路、举措和行动,决不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更不允许慢慢腾腾。这是省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集中力量打好“五大战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城市建设战役要取得“景观整治、立面再造、电线下地、道路改造、广告清理、城市保洁、景区提升、公交优先”八个方面的成效。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城市中心区域为核心,以城市主干道及沿路两侧景观整治和重要公园、广场周边整治为重点,本着以人为本、塑造精品、体现特色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做到建设一条路、美化一条街,改造一片、成功一片,到年底前形成一批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典型示范项目,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使城市面貌有较大改观和提升,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和谐、更加宜居。

  翁玉耀说:“打好这场城市建设战役,关键在加快实施。要先易后难,选择一些容易见效的短平快项目,组织力量立即启动,争取国庆节前完成一批,短期内形成能够马上看得见的变化。有些比较成熟的城市建设项目可先动起来,不要等方案出来。比如街道综合整治,可以设计与拆除整治同步进行,之后按设计统一整修、绿化美化。有些列入战役项目已在建的,则要加快进度,争取提前完成。总之,集中150天打‘战役’,体现的既是一种‘快’的发展,即在遵循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发挥后发比较优势,超乎常规,当快则快,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目标;更是一种‘好’的发展,是速度、质量与效益并重,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兼顾,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共进的以人为本的发展。”

  翁玉耀提出:“城市建设,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要求。我们要敢走先前没有走过的路,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积极探索符合各地区城市建设实际的思路和办法。只有城市环境更加宜居了,才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才能交出一份令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郭斌、徐占升)

具体要求

总体目标和主要工作

福州新闻网 
 

      ★总体目标:

  从8月初全面启动,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大干150天,实现城市面貌取得明显改观,环境有明显改善,景观有较大提升,管理得到加强,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强化八项工作:

  一要高起点高水平做好规划设计。抓紧编制城市景观综合整治专项规划和重要节点城市设计,既要体现地方特色,又要具有时代精神。城市立面景观改造要注重设计的整体性和细部处理,注意材料选择和色彩搭配。夜景灯光设计要注意色彩的统一,公共建筑尽量用射灯,显示自身的造型。

  二要高标准高质量实施城市建设项目。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城市建设项目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不管是景观改造,还是新建工程项目,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出精品,把城建项目建成建设行业的质量标杆。

  三要大幅度提高城市绿化美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绿化工作,年初专门部署“四绿”工程。这次城市建设战役把城市绿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改变城市绿化不足,与我省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不相称的问题。通过实施城市建设战役,全面加强中心城区的公共绿地、河岸、主次干道、城市出入口的绿化和改造提升。道路要按照规定的绿地率充分绿化,选好树种,多种大树,行道树间距、高度要整齐,尽可能采取乔、灌、花、草合理配置等方式,进行花化、彩化。中心区的立交桥、高架桥要做好桥底绿化和垂直绿化,同时对景观欠佳的立交桥、高架桥进行景观改造、粉刷、美化。结合城市环境景观综合整治,拆违建绿、拆围透绿,提高城市绿化建设水平。

  四要加强市容市貌整治和城市管理。彻底清理建筑物上的广告牌、沿街的防盗网,规范设置店名牌,主要道路电线要下地。提高环卫保洁水平,实现城市道路全日保洁。配套完善和更新改造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推行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设区市中心区域所有新建项目要按照文明工地标准进行施工。各设区市要全面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要全面规范提升景区旅游点服务设施。开展旅游点环境景观综合整治,实施A级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对旅游点的商店、酒店、餐厅、茶室等经营性场所全面规范提升,每个景区都要建设规范的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公厕。景区道路、停车场、候车候船厅、客运码头、渡轮等交通服务设施要彻底整修更新,达到一流水平。

  六要全面完成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任务。所有市县必须在年底前建成一座以上污水和垃圾处理场,加快完善配套污水管网,到年底,市县污水处理率达77%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2%以上。加强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做好内河清淤疏浚,防止城市内涝。

  七要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各设区市要从提升城市功能出发,做好规划和项目招商,加快建设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和具有特色的宜居城市综合体,打造城市新地标。

  八要切实落实公交优先。城市公交要抓紧解决车辆老旧、尾气冒烟、标志不清、车况脏差、广告杂乱等问题,要建好场站,优化线路,延伸首末班时间,做到文明驾驶,更好地方便市民。

□马上行动

福州路桥:全面推进

  “今年国庆节前要竣工福州三环路二期、东北三环A段等项目。”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说,作为省会城市,福州市上上下下迅速动员起来,一大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将在今年内竣工或主体控制性工程完工,为推动福州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在三环路二期工地,施工人员正加紧路面和防护边坡施工;黄山驾管所附近的高架桥只剩横跨福峡路段约90米没有连接,其他工程基本完工,高架桥主体雄姿初展。施工单位中铁15局集团项目经理曹小光说,为尽快完成施工,他们最近又增加100多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倒计时安排工期,24小时不间断施工。

  福州三环路全长约50公里,分为三环一期、三环二期、林浦大桥、东北三环4个部分。三环一期(橘园洲—湾边)工程已于2007年完工,三环二期、林浦大桥及东北三环A段(林浦大桥—五四北路)正在加紧施工。三环二期国庆前将完成湾边至福峡路的路基、桥梁、市政综合管线、路面工程等。林浦大桥工程计划今年底主塔结构完工。东北三环A段工程目前正在逐段平整路基、摊铺沥青,计划国庆前通车。

  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副省长、福州市市长苏增添等领导,多次到项目施工现场督战,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加快施工进度,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早建成通车,以期早日形成完整的三环路,方便市民出行。

  此外,福州一批市政道路设施建设、改造也在全面铺开:螺洲大桥预计下月即可展开步履式顶推施工;琅岐过江大桥正在加紧进行前期设计、招标等工作,近期将动工建设;总面积逾19万平方米的琴亭湖湖体开挖工程拟于国庆节前完工;福州市区轨道交通一号线也在加快动迁,并推进初步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郭斌、徐占升)

泉州公交:增车提速

  在泉州,旧城改造、新城建设,泉州城市建设战役正全面展开,着力打造宜居城市。据悉,今年泉州中心市区城市建设项目安排了62个,总投资达到329.8亿元,新增项目8个,新增投资5.3亿元。

  加快公共交通发展是泉州年底要完成的十件大事之一。泉州提出要在年底前解决公共交通车辆老旧的问题,以及优化公交线路、延伸首末班时间、高铁站公交车接驳等问题,使公共交通更好服务市民。

  3个月后,泉州新添置的500部环保新型公交车将到位并投入运行。泉州此次斥资2.4亿元一次性购置500部新车,在全国也算得上是大手笔。新车上岗后,为人所诟病的公交车跑过“一溜烟”的现象将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在新公交投入运行的同时,一种集公交站台电子屏幕报站、公交IC卡收费、车载GPS卫星定位于一体的智能调度平台也将投入使用,该平台的IC卡收费系统将在全国率先实现手机“刷”票。

  与此同时,建设真正体现公交优先理念的“快速公交”(简称BRT)提上泉州城市建设的议事日程,相关部门已编制了一个由常规公交、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三个层次组成的交通体系规划。

  近期内,泉州将对内环路主要道路的16个交叉路口进行拓宽改造或重新分配车道,对7个平交路口进行立体化改造,并增设公交专用道,在这些地方安装专用的公交车信号灯,让公交享有优先通行权;在治理和缓解上下班时间段交通高峰期的交通拥堵方面,泉州的8个“新加坡”将近期开工。所谓“新加坡”,就是在保证主车流快捷通过的前提下,在商业集中、车流大的市内路段设置的一种不完全互通的简易立交方式。

□任务分解

城市建设战役十三件事

  1.各城市编制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和重要节点城市设计。

  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融合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与城市整体关系,保护体现地方特色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风貌特色,提升城市整体景观水平。要委托甲级资质的规划编制或建筑设计单位,加快编制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和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将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内容纳入所在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城市各项建设。

  2.开展城市景观综合整治。

  要按照当地政府的部署,制定城市景观综合整治行动计划,以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和城市主要出入口、公共服务中心、重要公园、广场、沿江(河、湖)、城市标志性建筑周边区域等重点地区景观整治为抓手,编制景观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方案,改造建筑立面、合理“平改坡”、“平改绿”,市政管线下地、规范和整理各类广告招牌和外挂空调,整治拆除违章搭盖、防盗网等各类影响市容市貌的设施。

  3.加强市政道路设施建设、改造。

  加快建设已开工的城市道路,动工建设一批断头路,提高城区路网密度,方便市民出行。修复完善道路路面、人行道和路缘石,全面提高道路设施完好率。实施新建和大修的主干道路面沥青化,主城区街巷道路铺装率达到100%。同时,应生成一批重点道路建设项目,做好前期工作。

  4.实施架空管线下地工程。

  福州、厦门主城区主、次干道的架空管线100%下地,其他七个设区市主干道争取全部下地,并规整、合理布置各类柜(箱),改造影响观瞻的电缆沟盖板。

      5.全面提高城市绿化美化水平。

  要将省委、省政府“四绿”工程中的城市绿化工作任务纳入本次城市建设战役,加强大中型公园绿地、中心绿地、垂直绿化、河岸、主次干道、城市出入口等的绿化建设。新建道路要按照规定留足绿化用地,地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见缝插绿,能绿则绿,要采取乔灌花草合理配置等方式,进行花化、彩化。城市桥梁特别是中心区立交桥、高架桥的绿带要尽可能连片。各设区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必须达到95%和80%以上。

  6.开展景区公共设施整治。

  加大鼓山、鼓浪屿-万石山、清源山等城市周边风景名胜区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对风景名胜区内的商店、酒店、餐厅、茶室等经营性场所要进行环境整治,使建筑物完好、整洁,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经营管理;对风景名胜区游客中心要进行整修,配套相应设施,并展示人文、自然等内容的资料;对新建、改建景区道路、停车场、码头等交通服务设施进行整治,积极推进景区封闭式管理和环保型交通工具;规范风景名胜区标志标牌,标志、标牌要图文清晰,中、英文两种以上文字,并倡导文明、环境教育和科普等内容。

  7.加快设区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建设。

  厦门、龙岩、漳州和宁德市城市规划展示馆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争取年底前完成;福州、莆田、泉州、三明、南平市和平潭综合试验区要加快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前期工作,争取年底前开工建设。

  8.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所有市县必须在年底前建成一座以上污水和垃圾处理场,提前建设一批“十二五”污水处理项目。到年底,市县污水处理率达77%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2%。加强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规划和建设,防止城市内涝。

      9.组织创建宜居城市综合体。

  通过建设规划合理、设计新颖、功能齐全、设施配套、质量优良、环境优美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宜居城市综合体,包括一定规模的示范小区、高新技术区、文体教育区等,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城市综合开发建设和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10.推行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化。

  施行《福建省建筑施工文明工地管理规定(试行)》和《福建省省级建筑施工文明工地评选办法(试行)》,九个设区市中心区域所有新建项目必须按照新标准推行文明工地施工,目前在建项目要做好场地硬化、围墙、大门、安全网、五图一牌、车辆保洁等工作,市政工地做好全面围挡、统一采用蓝色彩钢板封闭。

  11.强化市容市貌整治和管理。

  细化门前“三包”要求,提高环卫保洁水平,实现主次干道全日保洁;配套完善和更新改造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提高垃圾车辆配置水平,防止滴、漏、洒等二次污染;沿主干道规范设置垃圾箱。对城乡接合部、居住小区、城中村、背街小巷等地段进行全面整治,消除卫生死角。

  12.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

  各设区市要成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制订实施方案和计划,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作。

  13.各级公交主管部门要在省交通运输厅的指导下,继续推进城市公交优先工作。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