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战役进行时(四)
□今日重点
红土地上的新跨越
——从龙工回归透视龙岩发展
核心提示:龙工,这个在闽西红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企业,一直是闽西人的骄傲。从挺进上海发展壮大,到回归龙岩二次创业,龙工再次让龙岩人倍感兴奋——
投资10亿元的装载机扩建项目全部达产;投资3.5亿元的桥箱项目投产三年运转有序;投资3亿元的液压项目效益显著;投资15亿元的铸锻项目达产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精密铸锻基地;投资35亿元的挖掘机项目正加紧建设……
与龙工回归相呼应的是,龙岩市近年来项目建设突飞猛进,产业集聚效应越发明显,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以工业投资为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城市项目为支撑,闽西广大干部群众增强赶超意识,全力推动跨越发展。”龙岩市委书记张健表示。
环境跨越:
龙工回归的原动力
2000年,龙工进军上海,几年历练,视野开拓了,实力壮大了。2005年,龙工在香港上市,然后利用募集到的30多亿元资金全部回归龙岩投资,实施二次创业。
新建一个基地,是龙工发展壮大、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抉择。选择龙岩,既是家乡情结使然,更是看中了这里投资环境的变迁。
交通,曾是制约闽西发展的瓶颈。“以前到厦门坐飞机,顺利的话也要四五个小时,不顺利则要将近一天,与客商洽谈极不方便。”龙工副总裁罗健如说。
如今,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漳龙、龙长、永武三条高速公路,梅坎铁路、赣龙铁路两条铁路的通车和连城机场的通航,闽西从山区成为沿海的腹地,成为交通枢纽。
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作风的转变、机制的创新。
换观念,从管理企业向服务企业跃升。“企业是纳税人,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态去全力服务企业。”龙岩市发改委主任吴振华说。
出政策,政府服务开始往项目、产业方向延伸。近年来,龙岩先后出台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投资与企业发展等优惠政策。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市直部门发展环境评估评议制度和政府系统绩效评估制度。
创机制,扫清制约发展的障碍。龙岩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告知承诺制、一审一核制、网络审批制和跟踪督察制度等改革,使单个事项审批时限平均提速20天以上。为促进项目尽快生成、落地,市发改委在全省率先实施审批一次性书面告知,为每位客商量身定做告知书,开办企业所需材料清单立等可取。
围绕项目抓服务、围绕服务造环境。龙岩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成为我省最受投资者认可的城市之一。
除此之外,龙岩市还为龙工提供贴身服务,专门规划了占地3000亩、产值100亿元的龙工配套园;出台了《关于推进龙工配件工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财政、人才引进等方面优惠政策,这是龙岩市首次针对单个企业项目专门出台文件。
二季度是龙工产品销售旺季,以前这个时候公司都为铁路车皮少发愁。去年,龙岩市领导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铁道部、南昌铁路局,今年龙工没有因为车皮问题影响销售。
“没有这种良好的投资环境,龙工不可能发展这么快。”罗健如说。
项目跨越:
开发实施双轮驱动
“我们回归龙岩的二次创业,已有4年多,没有一次专门找市领导解决问题。”罗健如说,“这不是说我们不会遇到问题,而是一有问题有关部门就主动帮忙解决,效率很高。”
这得益于龙岩市上上下下主动服务项目的浓厚氛围,得益于龙岩市推进项目的创新理念和一整套机制。
“龙工无小事。”这是龙岩市领导在各种场合经常说的一句话。罗健如说,龙岩市一位主要领导去年就亲自上门20多次,还经常“微服私访”,主动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现场协调解决。
龙工挖掘机项目建设中,项目所在的工业园区排水沟从规划的工地上穿过,影响施工。问题提出后,园区管委会马上组织召开现场协调会,提出解决方案,重新挖一条沟。“从问题提出到彻底解决,只用了一周,确保了施工进度。”项目副总指挥郑华说。
受到这种礼遇的并不仅仅是龙工,龙岩市所有重点项目都进展很快。今年,龙岩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作为五大战役的重要抓手。
思路决定出路。“项目建设年”活动,目的是工作重心下移,由重项目实施转向项目开发和项目实施并重。按照这一指导思想,龙岩市把项目建设年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各级各部门必须科学规划,策划生成项目500个;第二,新开工项目120个;第三,新竣工投产项目80个,且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总额要求1亿元以上,城市、新农村、民生项目3000万元以上。
吴振华的公文包里一直带着一本蓝色的“项目建设年”活动工作手册,上有10个重大项目和12个特大项目的进度表,标满了各种数字。为了推进项目,龙岩市成立特大项目、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城市项目、新农村项目、民生项目、项目招商等9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都编写工作方案,细化项目目标,服务工作落实到人。
有效服务促进有效发展。一场项目攻坚战在龙岩红土地上迅速展开。各级各部门超常规工作,全力推进项目。上半年,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9.2亿元,同比投资额增加17.8亿元、增长19.5%,完成年度计划52.5%。
产业跨越:
集聚推动转型升级
再努力五年,龙工在龙岩基地的总产值将突破200亿元,其中,仅挖掘机项目年产量将达1.5万台、产值突破100亿元。龙工的蓝图令人振奋。
此外,厦门耐普汽车附件公司等7家专业配套企业也陆续在龙岩落地。
一个世界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正在红土地崛起。
龙工的回归和集聚发展,已产生出巨大的溢出效应,并传导、辐射到整个产业,带动龙岩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变。
龙岩目前正在规划建设工程机械、汽车、硬质合金等7个专业产业园区。“与过去‘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同,进入园区企业都有一定的门槛。这样,把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有效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发展水平。”龙岩市经贸委副主任黄柳东说。
新罗区历史上就有生产硬质合金产品的基础,龙头企业华锐公司是我省唯一集粉末冶金及硬质合金刀具深加工为一体的企业。龙州工业园区内专设硬质合金产业园,目前已引进1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9.39亿元,并与台湾硬质合金产业形成对接。“通过五六年的发展,这个专业园区将成为福建规模最大、产业集聚度最高的硬质合金产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龙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志翔说。
专业打造,聚集发展之外,对接央企、引进又好又大项目,也成为着力点。吴振华介绍,去年,龙岩赴京开展招商、对接央企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引进了华润水泥整合龙岩有关水泥企业。今年8月中下旬,他们将再度开展此项工作,目前已筛选100多个优质项目准备推介、对接。(赖文忠 张杰 段金柱)
宁德200多家浙企增资扩股 提升发展质量
4日,霞浦盐田工业项目集中点,由浙商投资的福建邦德合成革公司工人正在抓紧生产。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之后,在宁德的200多家浙企积极响应,纷纷表示要增资扩股、加强技改、提升发展质量。(黄少鹤 韩承斌 摄)
实行建设工程消防预审制度
消防总队出台措施服务五大战役
省消防总队日前推出一系列措施,积极服务五大战役,促进跨越发展。
实行建设工程消防预审制度,积极参加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组织的项目设计方案、扩初审查会,对消防设计文件实行前期指导和初审,提供消防技术咨询服务,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存在的不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的问题解决在正式申报审批环节前,确保一次性通过消防设计审核。
根据建设单位需求,在建设工程消防竣工验收前派技术人员现场检查指导,提高建设工程消防竣工验收合格率。
组织技术专家和骨干力量成立消防技术服务队,推行巡回咨询服务制度,采取集体讨论会等方式,为五大战役提供技术服务。
推动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编制以及旧厂房、旧集镇、旧村庄改造过程中,主动介入,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城乡规划的编制、修订和实施,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推动各地结合城镇改造,集中整治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及出租屋等存在的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改善城乡消防安全环境。
指导农村和城市社区夯实组织建设、设施建设、群防群治工作和队伍建设四个基础,开展消防安全示范乡村(社区)创建活动。推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农村、社区建立健全消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逐步推动各村、社区落实消防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消防安全工作;推动农村、城市社区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公共消防器材的建设和配置,加强维护保养。(包骞 赵倩云)
□记者手记
营造发展强磁场
议发展、抓项目,保质量、赶进度……3天来,深入龙岩政府部门、企业的采访,记者真切感受到红土地上升腾起的“打好五大战役”的热度。
新起点上推动跨越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冲破“资源依赖”的掣肘成为老区的必然选择,这需要项目的支撑,特别是带动力强的又大又好项目的支撑。
项目何来?除了找准着力点,精选、优选项目外,营造项目生成的强磁场至关重要。
我们欣喜地看到,除了有目共睹的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外,龙岩的发展软环境也在逐步完善、提升,实施项目建设年、审批一站式服务、建立项目生成机制……一系列提高效率、改进作风之举让人耳目一新。
龙工的回归印证了这一点。当记者一再询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有没有因为得到政府部门的特别帮助而感动时,龙工负责人的回答是:“既有,也没有。有,是因为各个项目推进得都很顺利,所以时时都很感动;没有,是因为从上到下都很支持,事事顺利,所以真的不好说有特别的感动。”
这番感言,来自“在龙岩,龙工无小事”的保障。为了项目落地,一路绿灯畅通,已在龙岩形成风气。用发改、经贸部门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一个项目,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达到环评要求,符合产业发展导向,我们很快就批,很快就能落地。
精、气、神凝聚,龙岩跨越发展才会更加有力,加快转变才会更富有成效。去年,资源型产业产值在龙岩规模工业产值中的比重首次降至50%以下。
□攻坚实录
与时间赛跑
4日11时左右,太阳火辣辣的。
龙工(福建)挖掘机有限公司工地上,到处是火热的建设场景——在长500米、宽300米的工地上,大型工程机械来回穿梭。东边,两台打桩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南边,一群工人正在进行厂房地基施工,为即将到来的钢构架施工作最后准备;中央,几辆工程机械正在平整土地。
“我们的项目投资35亿元,占地333.72亩,厂房面积13万平方米,这相当于18个国际标准足球场的面积。”项目建设副总指挥郑华说,“建成投产后,这里将形成年产1.5万台挖掘机的产能,年产值10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挖掘机生产基地。”
“挖掘机项目是龙工在龙岩基地的第五个开工项目,也是龙工在龙岩投资最多的一个项目,是龙工发展战略布局中一颗重要的棋子。”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罗健如接过话茬。这个项目今年5月开工,1个半月就完成了土地平整;10天完成土地施工合同签订。厂方基础施工、厂房设备基础、涂装线土建施工、配电房施工几个工程在本月同步启动。
“我们现在实行的是‘5+2’,没有周末。”郑华说,前一段连续大雨,施工进度受到一些影响,雨一停马上抢工,把时间补回来,现在基本上按计划全面推进。
“现在全省打响了五大战役,各级各部门推出了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实在举措,这对我们是一次绝好机会。我们的项目今年能基本完成厂房主体施工,确保明年6月投入试生产。”郑华信心满满。他的身后,一辆压路机又完成了一个来回的作业。(赖文忠 张杰 段金柱)
□一线战报
罗宁高速路面中修加紧推进
5日上午,罗宁高速公路蕉城段高温灼人,工程技术人员正加紧施工。“虽然天气酷热,却是高速沥青路面维修的好时机。”现场监理的省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温建通说,公司目前正在全力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的号召,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大干150天,打好迎部检、水毁修复、专项工程三大战役目标。
记者在现场看到,施工路段的交通管制采用改道双向通行,每次改道长度不超过2公里。一辆满载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机缓缓前行,机后随之“吐”出一条黑色的沥青路料带,跟在车后的工人们加紧对其进行修正,技术人员进行测温度、量厚度,压路机轰鸣着紧紧跟上,对沥青路料进行碾压。
罗宁高速宁德境内处于软基地段,经过多年使用,一些地方地基下沉、变形,产生裂缝,雨水入侵,存在安全隐患。为保证罗宁高速公路行车安全,7月底,罗宁高速公路宁德境内沥青路面中修工程开工,该工程全长33.114公里,工程量约为32.5万平方米。
为保质保量完成工程,该公司项目部科学组织、加大投入,战高温、抢工期,集中精力保进度,确保于15日内完成宁德境内罩面施工。(颜凑 黄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