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五大战役进行时(十六)

2010-09-03 16:13:10来源:福建日报

□特别关注

新家园 新希望

——来自灾后重建工程工地的报道

  灾后重建是五大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受灾群众早日拥有新家园,建设者们斗志昂扬,激情似火,施展才智,与灾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解难题;为了把重建工程打造成优质工程、廉洁工程、造福工程、民心工程,建设者们科学规划、科学组织、科学施工,加快工作进度,加强工程监管……随着重建工程的顺利推进,新家园的图景渐渐清晰,新的希望正在升腾。我们相信,受灾群众如期搬入新居后,一定会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得越来越好。

福州新闻网  

顺昌县的5个灾后集中重建点正加紧新村住房建设。陈柏材 摄

福州新闻网

在马石洞重建点,施工人员忙着浇捣地梁。李宣华 摄

福州新闻网  

在神后垅重建点,工人正在砌砖墙。 陈启芳 摄

我的家园我做主

  1日,顺昌县郑坊乡兴源村重建点上一派忙碌的景象。开工以来,村民黄荣珠看自家新房子一天天“长高”,忍不住咧着嘴笑。

  洪灾过后,听说要搬迁,村民们议论开了,说重建点离农田远,大部分住楼房,很难像现在这样独门独户了……一时间,犹豫和疑虑在村民中蔓延。

  “家家都有摩托车,农田远点怕什么?搬到离乡政府更近的地方,小孩读书也方便。更关键的是,再下大雨不用受罪了,这样的好事哪里找?”郑坊乡集中重建理事会会长张伍林对大家说。

  洪灾中,郑坊乡有202户需重建或搬迁。像黄荣珠一样,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想法。

  为此,郑坊乡决定在集中重建户中发动群众,成立灾后集中重建理事会,政府引导,以群众自己做主的方式开展重建,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使灾后重建点顺利开工。

  理事会会长由有建房经验、公益心强、群众信得过的重建户担任,理事则从各村的楼长、幢长中推选。乡里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帮助重建户选图纸、设方案、督进度、查质量,等等。

  理事会一成立,就开了一次集体会议,7个村202户都派了代表参加。会议先讨论的是拆旧房子的事。

  “辛辛苦苦建好的房子,我还是留着吧,拆了可惜。”

  “千万不能这么想,县里规定要先拆后建,就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再也不能住危房了。”

  ……

  有的村民想着能拖一拖,选个好时候,把材料卖个好价钱。理事会不厌其烦地做工作,讲利害。很快,大家达成共识,按规定办,先拆后建。

  重建点规划有42栋单体房和200套公寓,人人都想住独门独户的房子。但僧多粥少,这该怎么办?理事会又凑在一起开了个会,讨论决定,把单体栋房宅基地在全体受灾户中公开招标,谁出的价格高谁就建单体房,超出标底的钱用于建公寓。

  “招标总共多出35.68万元,全部用在重建公寓套房上。”张伍林说,这个结果一出来,人人都满意。

  不仅化解矛盾,理事会还全权负责一切重建事宜。“理事会一成立,我们就逐户征求集中重建户的意见,与152户套房重建户签订统规代建协议。”张伍林说,建房资金的筹集、楼栋、楼层的抽签分配等方案都由理事会制定。此外,还聘请工程造价咨询公司进行预算,优化房屋设计,成本比市场价降低了20%。

  “郑坊乡灾后重建工作进展十分顺利,目前,兴源村重建点34户单体栋房已动工28户,19幢152户套房也有9幢打好机械孔桩,元旦前可交付使用。”郑坊乡乡长林强说。(黄云峰 林峥嵘 发自顺昌县郑坊乡兴源村重建点)

真心为村民考虑

  “峡阳镇江汜和浪石两个集中重建点所有前期工作准备好了,只待援建单位大展身手。”2日下午,延平区峡阳镇党委书记夏孙明说,根据计划,重建点于元旦前完工,届时489户将喜迁新居。

  来坑自然村黄德生的新家就在浪石重建点内。这天,他特意到施工现场,看着眼前的规划图,脸上掩不住笑意:“活了大半辈子,想不到这回要住进新房了。”

  工地上,来自厦门的建筑师谢海雄正忙着测量画线。“地交到了我们手上,大家这几天中午都在加班。”他说。

  “前期准备千头万绪,征地补偿、拆除猪舍、确定户型、做好预算……太多了!”浪石重建点指挥部组长王昌和说,“但我们在40天时间内就全部完成了。能这么快,主要是因为我们站在村民的角度想问题。”

  开工前,村民最关心资金问题。为打消他们的疑虑,镇里在第一时间向群众公布建设成本,江汜和浪石两个重建点因为征地价格差异,公寓楼前者每平方米820元,后者850元;独栋房屋前者每平方米970元,后者1000元。

  “这比自己建还要贵一些,还是自己建更好。”有的村民说。

  “自己建一平方米也得800元,这还不算征地补偿、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投入。自己能做到么?”马上有人解释道。

  ……

  方案很快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只要真心为村民考虑,工作就顺利。”夏孙明说。

  重建工作启动后不久,镇里第一时间就挤出100多万元资金,向材料供应商下订单。

  “一个月过去了,现在砖头每块涨了四分钱;沙子每立方米涨了三元钱,现在还在涨,我们省了一大笔。”负责采购材料的副镇长张仁辉开心地说。

  考虑到受灾户中困难户不少,重建启动后,工作人员就挨家挨户帮助他们算账,让他们根据需要和能力决定户型、面积。

  “一些特别困难的家庭实在没钱也不用怕,因为我们设计了45平方米的户型,我们算过,受灾的补偿基本上就够用了。”王昌和说,有的村民想住大点的房子,但资金一时无法周转,也不用担心,因为区里实施了“林信联手”计划,对江汜和浪石等重建点试行有效林权等价担保小额贷款。

  “目前,村民都已选好了满意的户型。现在,只待大干一场了。”夏孙明说。(黄云峰 詹国兵 发自延平区峡阳镇江汜和浪石集中重建点)

神后垅上的期盼

  “ 江书记,运土拖拉机压坏水管了!”

  “你们先把水管埋好,我去和他们说说,让他们从另一条路走。”

  ……

  1日下午3时多,泰宁县朱口镇朱口村神后垅集中重建点。镇党委副书记江玉骏头戴草帽,奔走在热辣的太阳下。

  工地近处,几幢安置房拔地而起,工人正快速地砌砖墙;稍远处,铲车忙着挖基坑;再远处,十余辆运土拖拉机正将废弃池塘里的塘泥运走,平整土地……

  朱口镇是三明市5个县域次中心镇之一。神后垅集中安置点是泰宁最大的集中安置点,计划安置600户受灾群众。首批350户统规统建安置房,200户由福州对口支援三明援建组建设,150户由镇里自建。

  江玉骏是朱口村包村干部,负责村建。从洪灾开始,他就像上了发条的钟摆,救灾、征地、入户调查、确定名额、协调施工……几乎没停过。他父亲半身瘫痪,住在邻近乡里,2个多月里他只请假一天回去探视。他终日奔波在施工现场,协调处理各种大小事务,原本还算白皙的脸早已晒得黝黑。

  他说,当初选址时,县里特意请了省国土厅、建设厅、地震局等部门的专家来,确定下神后垅重建点。从目前地质钻测看,这个重建点非常理想。

  更让大家高兴的是,这个安置点正好位于王公桥工业集中区和集镇之间。镇里规划建设一条26米宽的主干道,把镇区、安置点、王公桥工业集中区连接起来,使神后垅片区发展成朱口镇的中心地带。届时,镇区面积将从现在的1.5平方公里扩大到4.8平方公里,600户重建户可就近选择,到工业园区里的企业就业,实现重建对象增收与企业发展的双赢,打好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

  在神后垅安置点施工现场,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120位来自福建二建建设集团的工人,建设由福州援建的200户安置房,目前已有128户在建。这些工人进驻安置点1个多月了,倒计时安排工程进度,日夜辛劳,吃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板房里。

  3日之后,150户由县里自建的安置房、连接从镇区到工业区的朱青路,将同时动工建设,神后垅重建点现场每天将有400余名工人,轮班作业昼夜奋战,保质保量赶进度。

  这么辛苦,图的是什么?

  “不管是各级领导,还是乡村干部、工人,或是让出自家土地的农民,大家都希望工程完成,受灾群众如期搬入新居,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得越来越好!”江玉骏说。(陈启芳 发自泰宁县朱口镇朱口村神后垅集中重建点)

“任何环节都不能松”

  1日,将乐县高唐镇马石洞集中重建点,10余辆铲车、勾机,30多辆大型运输车穿梭在工地上,近300名建设者奋战在各个岗位上,一派热火朝天。

  马石洞重建点离集镇不到1公里,占地4.7万余平方米,统一规划建设房屋155幢,可安排重建户159户,并配套建设管理房、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等。

  这么多大型机械进场,这么多人员同时作业,但施工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秘诀在哪?地梁浇捣施工现场负责人黄发燕说:“从7月22日动工后,我们采取‘梯次推进,全面开花’的方式,进行统筹施工。”

  为确保进度,高唐镇将重建点划分为A、B、C区施工,先集中人力、工程等方面力量,完成C区场地平整及地基建设后,再进行地梁及砌砖建设。

  当天,在规划建房47幢的A区,一辆辆大型车辆满负荷运送石头进场,上百位工人忙着建地基;规划建房70幢的B区,有的工人在修建护坡,有的在靠外的一头砌砖;规划建房38幢的C区,人员最多,最前方由6位人员组成的模板安装组,正为地梁安装模板,另一个梯队则由10余人组成钢筋安装组,在钉好的地梁模板内捆扎钢筋。最忙碌的,是负责为地梁浇捣水泥的梯队。

  “就像打战一样,任何环节都不能松。我们这个模板安装梯队懈怠了,后头梯队的进度就会受影响。”满头大汗的古镛镇文曲村村民张林华说。在洪灾中,他家房子进水,农田受损,有模板安装技术的他,积极展开生产自救,几亩旱地作物种下后,就找到了马石洞重建点的这份工作,每天80元。“我也是受灾户,深知家园建设的紧迫,早一点安好家,就能更好地投入生产生活呀。”

  为确保各个建设梯队高效有序地投入工程建设,高唐镇在工地设立党员干部组织协调岗,提供各方面协调保障。同时,设立由12个受灾村选出的村民代表和镇建设部门技术人员组成的质量监督岗,24小时轮流监督工程施工。

  楼杉村68岁的付刘宝做过多年的工匠,熟悉民宅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监督时,他非常心细,哪怕是一块石头没放好,都要求返工。“政府这么重视灾后重建设点的建设,我们怎么能辜负大家的期待呢?”他说。

  截至目前,马石洞重建点已开工建设地基56幢119户,一层砌砖7幢14户,完成基础地梁5幢10户。预计15日前可全面完成地梁以下基础部分建设。(李宣华 丁丽萍 发自将乐县高唐镇马石洞集中重建点)

□今日重点

“千百工程”带动漳州工业发展提速

  为打好五大战役,漳州市日前确立2010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6.5%、总产值增长30.5%的工业发展目标,掀起跨越发展大会战。重点推进实施“千百工程”,全年建设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100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60个,全部项目当年完成投资260亿元。今年1至7月,漳州建设“千百工程”项目919个,累计完成投资163亿元,同比增长69%。

  下阶段,漳州市将突出做好古雷石化、福欣特钢、旗滨三期等160个亿元以上在建或投产项目的跟踪服务,逐个建立台账,确定专人跟踪,力保按序时推进。同时,加强对诺源壁纸、耐欧立斯风电、BCI豪华商用客车等一批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的跟踪服务,进行动态管理。

  目前,漳州市33个省级产业调整振兴重点项目中,已有诏安润科生物等4家企业的技改项目建设完成,累计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预计到年底,还将有21个项目按计划完成。漳州市还通过筛选建设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好项目、大项目,引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过排查,共形成“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000万元以上产业重点项目292个,累计投资1716亿元。这些重点项目大部分属石化、特殊钢铁等漳州主导发展的重点产业,将为漳州构建十大产业基地和打造海西先进制造业新兴基地提供有力保障。(陈晓燕)

□攻坚实录

三分之一工期是如何缩短的

  2日,泉厦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试通车,公路上最壮观的景致——朴里服务区跨线楼也宣告完工。

  这座跨线服务大楼横跨高速公路,犹如彩虹连接公路两侧,是我省横跨高速公路的首座高速观景楼,总长132米、宽58米、高20.4米,桥跨路面中间54米,属大跨度结构,创下了我省工程史上的多个第一。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一工程,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完成的,大楼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工程工期比计划整整缩短了1/3。

  按照原计划,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7月初开工,10月完工。五大战役打响后,上级要求,完工时间提前到9月1日。

  和时间赛跑!负责建设的省建工集团紧急抽调富有钢构安装经验的省安装公司石化分公司,要求15天内完成组装和吊装就位。

  15天,谈何容易。工程人员面对的是260多吨分散的钢构零件。石化分公司抽调60多个精兵强将,赶赴朴里服务区。这个项目的施工全为露天作业,施工期间正遇入伏期,室外温度在40摄氏度以上,施工人员不仅没有遮阴,还要面对高速公路地面和钢构件的热浪辐射。但这没有阻挡他们的施工步伐。项目部采取错时工作时间,上午6点上班,避开中午高温,晚上作业到10点、11点……

  要苦干,更要巧干。以往同类工程一般要先搭脚手架,然后把钢构件一件一件焊接拼装到位,但这样全部是高空作业,进度慢,施工人员无法全面铺开。面对硬任务,项目部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打破常规,在地面先把钢构件组装起来,最后整体吊装到两边的支撑臂上。这样,减少了高空作业,但精度要求高,钢构件尺寸稍有误差就无法吊装,甚至要重新安装。

  方案虽然可行,但问题接踵而至。钢构件到货不及时,影响进度,许多到货构件加工尺寸偏差大,大量构件变形,给现场焊接拼装造成了许多难题。面对困难,施工人员没有等、靠、停,而是争时间抢工期,能修改的就修改,能矫正的想办法尽最大努力进行矫正,按照尺寸严格施工,为吊装奠定了坚实基础。

  焊接也是关键,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按照施工要求,每个焊缝必须达到超声波探伤一级标准。石化分公司从其他工地上紧急抽调了18名经验丰富的焊工,他们一丝不苟,认真处理每道焊缝,清洁焊缝、烘干焊条、焊接、二次清理、再焊接一个工序也不少。根据超声波探伤的结果,一次焊接成功率达98%。

  8月2日,随着起吊总指挥的一声哨响,4台大型汽车吊同时起吊。11时50分,重达260多吨的钢构吊装就位成功。随后,施工人员继续奋战,9月1日前完成了大楼装饰。(赖文忠)

全省出租汽车文明建设和行业管理工作经验现场交流会在榕举行

福州新闻网

      2日,全省44家出租汽车企业的经理,到全省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示范点——福州华威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学习取经。为打好五大战役,全面提升出租车行业的文明水准,省运管局举办全省出租汽车文明建设和行业管理工作经验现场交流会。图为参观出租车保洁作业。(祝敏松 摄)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