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历史选择了平潭

——来自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报道之一

2010-09-26 08:08:51来源:福建日报

平潭海峡大桥于9月15日合龙贯通。见习记者 周明太 摄


  68海里,是平潭到台湾的直线距离。

  60年,是平潭开放开发蓄势的时间。

  平潭综合实验区的设立,使这片曾经“孤悬”外海的土地实现了由海防前哨到开放前沿的华丽转身。

  从卫星航拍影像上看,平潭版图酷似一匹腾跃在茫茫东海之上的麒麟。如今,在这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上,正举全省之力绘就最美丽的画卷——探索两岸同胞“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新模式,积极打造“两岸人民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

  走过沉寂,走出荒凉,这块神奇的土地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平潭综合实验区正成为一个热词,吸引了海峡两岸乃至全世界的眼光。

  平潭综合实验区因何而来?平潭大开发进展如何?平潭开放开发前景如何?时近国庆,带着这些问题,本报采访组走进平潭,深切感受平潭开放开发的热度、速度与力度。

实验区横空出世

——得天时、汇地利、聚人和,平潭迎来千年等一回的发展良机

  推进海西建设是中央的重大决策,是国家的战略重点,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是中央的要求。

  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条件的岛屿设立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并指出要“探索进行两岸区域合作试点”。

  根据这一指示,2009年7月,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决定,努力把平潭建设成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和海西科学发展先行区。

  2010年2月,省委书记孙春兰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确定平潭开放开发的功能定位,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建设区域开发,两岸合作共同开发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

  历史选择了平潭。平潭开放开发条件具备,优势独具——

  平潭岛陆域面积约372平方公里,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相当于香港本岛的4倍、厦门本岛的2倍。平潭东与台湾新竹仅距68海里,北距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仅60公里。通过建设中的合福铁路、渔平高速公路和平潭海峡大桥等,将形成较完备的综合交通体系。

  平潭具有对台合作的独特区位优势。平潭在台乡亲数十万人。平潭历史上就是东南沿海对台贸易和海上通商的中转站,清咸丰年间被辟为福建省5个对台贸易的港口之一。1978年,平潭在全国率先被批准设立台轮停泊点和台胞接待点。众多台胞通过平潭这个特殊的两岸交往交流窗口,认识大陆、了解大陆、走进大陆。

  平潭拥有众多的避风良港和深水岸段,可建优质港口数十处,其中万吨级以上的就有十余处。旅游资源景观独特、类别丰富;风能和潮汐能优势明显,是我国新能源试验岛和风能最佳区之一。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滞后的发展现状,使得平潭具备了潜在的后发优势。

  同时,平潭四面环海,相对独立,有利于对外开放的整体运作,实施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在拓展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前沿平台作用。当前,两岸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岸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两岸交往制度化和机制化建设有序推进。在这新形势下,在平潭建设两岸交流合作综合实验区,对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平潭承载着厚望。党中央、国务院对平潭开发寄望殷殷——

  今年春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福建考察期间,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提出了重要要求,寄予厚望。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并多次对平潭开放开发提出明确要求。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要求:福建要充分发挥闽台“五缘”优势和海西先行先试的优势,把平潭开放开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力争有所突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调研时专门听取平潭综合实验区工作汇报。他要求实验区要敢于先行先试、创新机制体制、完善发展规划,努力在两岸交流合作中走在前头。

  王刚、王兆国、王岐山、张榕明、郑万通和成思危等也分别以实地调研、听取汇报等多种方式给予平潭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平潭正创造历史,开放开发提速再提速——

  平潭岛开放开发是海西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平潭开放开发,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多次赴平潭调研,要求平潭综合实验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立足平潭实际,发挥后发优势,创造“平潭速度”,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今年2月,省委召开常委会决定设立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

  5月,以省长黄小晶为团长的福建省经贸文化交流团赴台湾访问。在闽台合作先行先试论坛上推出的闽台合作十个方面先行先试政策中,第一条就是加快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推进建设的平潭,一跃成为两岸关注的新热点。

  6月19日,促进平潭开放开发顾问团在厦门成立。首批参加顾问团的两岸人士有86人,其中来自台湾的34人,来自大陆的52人,成员涵盖两岸产业团体、研究机构、文教社团的代表和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

  8月26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央领导在京听取福建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不争论、不折腾,解放思想、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作为海西建设的战略支点,平潭正吸引着越来越高的人气。据统计,自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以来,先后有200多家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台港澳地区等地的知名企业和财团到平潭考察,主要投资意向涉及旅游商贸、星级酒店、房地产、新区规划设计等10多个行业和领域,总投资逾1000亿元,其中一半以上是台湾客商。

  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也让更多的在外创业的平潭籍乡亲扬眉吐气、欢呼雀跃。他们渴望带着丰富的创业经验、带着自己亲手创办的企业回归故土,投身家乡的实验区建设。

合力托起新平潭

——不争论、不折腾,举全省之力推进平潭开放开发,已成为一种共识、化为一种责任

  平潭综合实验区的设立,开启了两岸合作的新模式、新阶段、新步骤和新境界。

  平潭的未来让人充满想象、充满期待!然而,平潭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帮助。

  中央有关部委站在全局高度,认识平潭开放开发的意义,雷厉风行,鼎力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正式批复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平潭办事处。这是平潭综合实验区获准设立的第一家中央驻闽单位。

  铁道部着眼大局,第一时间响应中央支持海西建设、支持平潭开发的决策部署,决定把京台高速铁路延伸跨海到达平潭岛。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院士亲自率队来到平潭,就合(肥)福(州)铁路延伸到平潭的线路设计方案、项目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进行调研,并初步确定了合福铁路平潭段的线路走向。

  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国台办、财政部等有关部委领导相继到平潭实地调研,对实验区建设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同时,民盟、九三学社、台盟等民主党派主要领导也纷纷来岚调研,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

  ……

  实验区设立伊始,省委、省政府就提出,开放开发平潭,要举全省之力,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加快推进。抓住中央支持建设海西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在全省上下形成共识,形成合力——

  省委、省政府作出平潭开放开发战略决策之后,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聚集合力,开展两岸区域合作的综合实验。省政府赋予平潭设区市及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现有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不变的基础上,10年内对平潭实行地方级财政收入全留的财政体制,省、市两级有关部门列支列收的规费全额返还。

  省直有关部门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在干部配备、人才引进、项目落地、对台交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省外经贸厅将省级外经贸部门权限内的外资项目审批和自由技术进出口登记管理权限下放平潭实验区——这意味着,平潭设立的省级外资项目,在当地就能办妥审批手续。

  省工商局出台下放工商登记审批权限的措施。外国(地区)企业在平潭辖区内申请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以及批准从事承包工程、承包或受托经营管理等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在设于平潭综合实验区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窗口就可办理登记。

  省国土资源厅确定将平潭列为国土资源部土地管理改革综合试点,并对实验区建设用地给予单列审批。

  省交通运输厅支持向交通运输部争取将京台高速公路规划延伸至平潭、开通闽台客滚、支线机场建设等事项,对平潭实验区内的对台交通设施建设项目,将安排省级交通资金给予专项支持。

  省海洋与渔业厅在项目用海、海洋渔业对台交流合作等5方面出台18个具体政策措施。

  省通信管理局出台十大举措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信息通信业发展,包括支持实验区建设城乡一体化的高速宽带、智能化、全覆盖的宽带综合信息网络等。

  福建检验检疫局出台服务平潭开放开发的十大举措,包括支持平潭投资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支持扩大农业合作、实行通关单放行管理、支持平潭口岸建设等。

  省林业厅对实验区涉及林业的建设项目优先给予支持,并确保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定额指标。

  省科学技术厅印发《关于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支持实验区高起点编制低碳科技示范区专项规划,争取科技部支持将实验区列入“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试点城市和“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城市。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关于支持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规划体系、加快建设步伐、加强风景名胜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大做强建设类企业以及推进对台交流合作等具体措施,支持平潭开发建设。

  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等也纷纷出台政策,服务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

  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快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开放,福建日报社在平潭设立记者站,采用特殊运作与管理模式,将平潭记者站打造为全省首家全媒体记者站。

  金融部门和福州市也频频出手,助力平潭开放开发——

  国家开发银行福建省分行为实验区开发建设提供首期200亿元的金融授信;兴业银行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针对实验区千亿元建设规划,提供重点信贷支持。目前,已有10家银行向实验区承诺贷款数百亿元。海峡银行、民生银行等纷纷在平潭抢滩设点。

  来自19个市直单位的27名福州市优秀选派干部奔赴岚岛,支援实验区建设。

  ……

  凝聚全省共识,形成发展合力。平潭开放开发虽只迈出百里一步,但已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前景,更多的破局之举正在这里上演,新平潭正乘势扬帆,破浪远航。(本报记者 钟真 阮锡桂 何祖谋 王凤山 通讯员 丁瑞武)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