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共绘最新最美的家园

——来自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报道之二

2010-09-27 09:02:17来源:福建日报

      秋日平潭,碧空如洗,海天一色。

      站在新的起点,打造两岸人民共同家园,平潭要在东海之滨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平潭发展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从中央到省委、省政府到平潭综合实验区,从两岸企业人士、专家学者到全球知名规划设计机构,无不对平潭寄予厚望。

      实现这一梦想,需要超前的眼光、准确的定位,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运作。从综合实验区成立伊始,平潭就把科学制订开放开发发展规划,确立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作为突破口全力推进,让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超前谋划规划先导

      ——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打造“两岸人民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先导,规划决定城市布局与功能,决定城市效益与形象。

      实验区成立以来,抓紧启动总体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龚清概提出,作为特殊区域,平潭规划一定要有前瞻性、系统性、协调性和权威性,要有超前的眼光,准确的定位,完善的功能,要整合要素,精选产业,提升品位。

      ——高起点编制《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

      3月中旬,实验区管委会对全球知名规划设计机构进行了认真筛选,从近20家中选出8家统一邀请到平潭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经专家评选,确定了台湾中兴工程顾问公司及英国、德国、日本等4家设计机构参与概念性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5月,台湾中兴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提出的“海峡两岸幸福宜居岛” 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获成果评选第一。此后,中兴公司与城乡规划设计院共同对规划进行深化完善,完成《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并于7月12日报请国务院审批。

      ——编制完成《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

      9月20日,数易其稿编制完成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2010-2030)》向社会公示。根据《总体规划》,实验区发展定位是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先行区、海峡西岸生态宜居的新兴海岛城市。在发展布局上,平潭主岛规划为“四区、十一组团”(“四区”即中心商务区、港口经贸区、科技文教区和旅游休闲区)。

      中心商务区,位于主岛中部,重点布局发展高端商务、行政办公、金融保险、高尚居住及旅游服务。包括岚城组团、竹屿组团、潭城组团;

      港口经贸区,位于主岛西南、东南部,充分利用未来陆海空交通便捷及两岸人员、货物、资金高效流动的优势,建设具有特色、功能完备的现代港口经贸区。包括金井湾组团、吉钓港组团、澳前组团;

      科技文教区,位于主岛中北部,布局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低碳科技、文化教育和产业研发服务设施,建设两岸合作的低碳科技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文化教育合作区。包括中原组团、平洋组团、幸福洋组团;

      旅游休闲区,主要位于主岛东南部海岸及邻近岛礁和海域,着力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养生目的地,建设山海融合、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包括坛南湾组团、海坛湾组团。

      根据总体规划,未来平潭综合实验区在产业发展上,突出发展电子信息、海洋生物科技、低碳科技示范、高端机械装备、清洁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商贸加工业、旅游养生和现代服务业。

      ——加快编制实验区森林、环保、水资源、交通、电力、旅游发展等20多项专项规划

      在交通方面,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对外交通将打造海陆空合一的交通网络。重点建设渔(溪)平(潭)高速、平潭海峡大桥(含复桥)、长(乐)平(潭)高速公路和福(州)平(潭)高速铁路。内部交通总体形成“一环两纵三横”的主干路网骨架。

      作为启动建设的重点,规划对水电等市政基础设施也提出明确要求。

      ——抓紧编制启动区建设性详规

      岚城、金井湾、坛南湾和澳前等先行启动开发的组团控规编制、城市设计国际招标和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前期工作正有序进行。

      目前,澳前组团已委托厦门城市规划设计院开展控制详规编制工作。据初步规划,澳前中心渔港总用地面积7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2亿元。

      “规划就是生产力”,各类规划的编制使得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明晰。

      创新体制先行先试

      ——探索“五个共同”两岸合作新模式,建立机构精简、职能综合、结构扁平、运作高效的工作机制

      省委书记孙春兰指出,“平潭综合实验区是对台交流先行先试区域,是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的综合实验区。要实现开发开放目标任务,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创新创造、先行先试。”

      平潭人认识到,先行是一种责任,先试是一种作为。

      实验区一方面积极探索“五个共同”两岸合作新模式,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从平潭实际出发,探索全新的开发开放体制、机制。

      ——探索建立“五个共同”两岸合作新模式

      作为闽台交流合作重要抓手,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积极探索两岸“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受益”的两岸合作新模式,台湾各界响应比较积极,参与开发意愿比较强烈。

      今年实验区两次组团赴台交流考察。台湾土地开发有限公司、冠捷科技集团、远雄集团等一批台湾重要企业负责人先后来平潭考察。实验区与台湾相关机构和团体建立了联系机制,签订了一批合作备忘录,重点推动建立两地直接往来通道、商品集散中心、旅游专线、产业文教专区、技术学院、台湾商贸城、文化创意园区等项目。台湾四大工程顾问公司(中兴、中鼎、亚新、世曦)等共同组成平潭开发投资筹备小组,拟重点就区域的规划、开发、建设和打造平潭智慧岛、信息岛、低碳经济岛等方面进行合作。目前,一批显示科技项目、芯片项目、“海峡如意城”项目,以及旅游项目等均已确定在平潭落地。

      同时,平潭综合实验区正加快开通两岸交流便捷绿色通道。平潭决定借鉴国际上便捷航道的成功运营范例,采用国际成熟先进的双体“飞翼船”作为岚台直航的交通工具,开辟平潭—新竹海上直航通道。该航线建成后,平潭—新竹仅需2-2.5小时,为岚台交流合作提供更为便捷的条件。目前,福建国航公司与台湾华冈公司已就合作开辟两岸海上快捷客滚航线达成一致意见,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陈武雄说,平潭岛的开发建设是两岸合作的具体表现,通过闽台两地的共同规划和共同投资管理,必将让两岸同胞共同获益。

      ——实施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今年2月份,省委决定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同时,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纪工委作为省纪委的派出机构。之前省里已赋予平潭设区市及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遵循“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设立若干职能部门,实行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9月初,省委、省政府批准先期设置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办公室、经济发展局、环境与国土资源局、交通与建设局等4个正处级工作机构。同时,实验区成立3个工作领导小组:财政金融工作领导小组、政法工作领导小组、对台政策研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5个组团建设指挥部,全面推进平潭岛建设与开发。

      机构精简、职能综合、结构扁平的管理体制,使得平潭综合实验区高速、高效运转。

      ——创新投融资体制,推进平潭开放开发

      8月16日,平潭综合实验区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人民币,由平潭综合实验区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州市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三方持股,成为平潭开放开发的重要投融资平台。

      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唐容说,10亿元注册资本金将带动50亿元以上投资额,作为投资方,公司已介入平潭环岛路的建设。公司成立后将有力促进实验区“五个一批”建设(即一批规划编制项目、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一批产业发展项目、一批城市建设项目、一批社会事业项目),为形成开发开放有利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美好的前景、良好的环境,使得平潭综合实验区成为投资的热土。注册资金5000万元的福建锦荣实业有限公司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外资企业注册登记窗口办理设立登记,从申请到正式落户还不到一个月,成为实验区成立后落地的首家外资企业。自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成立以来,截至7月底,新设立内、外资企业221户,新增注册资本达9.1亿元。

      前瞻谋划、高效运作,新平潭蓝图跃然纸上,前景可期。创新理念、先行先试,平潭在打造两岸共同家园道路上加足马力,奋力向前!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