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福清打造“海西设施农业第一县”

2010-12-06 09:48:53来源:福州日报

      大棚内,蔬菜瓜果长势良好,工人正在采摘新鲜的荷兰菜椒,并进行分箱包装;大棚外,一辆辆装满蔬菜的货车整装待发,准备开往福州、厦门、泉州、汕头等地。这是记者日前在福清绿叶农业发展公司沙埔西叶蔬菜基地看到的景象。

      绿叶公司董事长林秀明介绍,公司拥有蔬菜基地约3861亩,引进荷兰、以色列等地名优果蔬品种50多种,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预计今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

      绿叶公司的红火发展,是福清市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实现大跨越的一个缩影。

      成为我省唯一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在福清,像绿叶公司这样的规模化农业企业还有不少,并相继涌现出沙埔、阳下、高山、江镜等设施农业重点镇,设施农业面积年递增近30%,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已发展3个连片千亩以上、11个连片百亩以上的瓜菜大棚栽培设施农业示范区,今年新发展标准大棚4075亩,包括钢构大棚3880亩、竹木大棚195亩,形成以绿叶、绿丰、圣禾、亿丰、大利、绿溢浓等大中型种植公司为主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近年来,福清市通过各种形式加大设施农业扶持力度,吸收更多民间资金投资设施农业发展,推进设施农业不断发展。设施农业面积从2005年的2000亩发展到2010年的2.36万亩。福清分管农业的市领导说,力争用3至5年时间建造10万亩以上高标准大棚,实现“海西设施农业第一县”目标。

      日前,由农业部评定的首批50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名单正式确定,福清市榜上有名,成为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全省第一

      眼下正是福清江镜华侨农场沃尔玛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丰收的季节。该基地是沃尔玛首个中国海产品农超对接基地,由福清兆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经营,实行种苗、饲料、用药、管理、采收的“五统一”管理模式,与运输业、饲料加工业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兆华公司董事长何礼明说,今年总收成预计达2000多吨,产值8000多万元。

      福清是我省著名的滨海城市,有着丰富的水产养殖资源,水产养殖业居全国领先地位。作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福清市龙田经济开发区水产示范加工园区出口创汇达1.29亿美元,其中南美白对虾系列产品出口占福建省90%以上,占全国20%以上。

      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福清市农业已形成集种苗繁育、饲料生产、兽(渔)药经营、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相配套的产业链,建立了瘦肉猪、禽蛋、鳗鱼、南美白对虾、罗非鱼、花蛤等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拥有国家级瘦肉型商品猪标准化示范基地1家、国家级罗非鱼标准化养殖场1家,拥有烤鳗厂11家、加工生产线13条,拥有对虾加工企业5家。该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占福建省的41%,位居全省第一。

      科技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福清市在现代农业方面的长足发展得益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

      在福清阳下的一座山上有个“花园式猪场”,这里是国家科普示范基地——福清丰泽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绿色环保无公害养殖基地。该公司实施生态环保养殖模式,使用设备自动化水平高。猪舍装有自动通风设备,自动淋浴系统可随时给猪洗澡,喂食系统全自动化,拥有母猪妊娠测定仪等先进设备。

      福清市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已经从传统的人工养殖逐步向高科技、自动化方向发展。据统计,该市目前畜禽排泄物资源利用率约63%,居全省第二位。

      同时,该市通过引导种植企业和农民采用管灌、滴灌、喷灌等灌溉方式,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设施栽培区已全部实现耕作灌溉机械化。该市完成了所有耕地的测土摸底,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2.56万亩,居全省第一位。

      福清绿叶、嘉叶、绿丰等大型蔬果公司广泛引进推广国内外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经过本土栽培实现由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多季增收转变,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通讯员 毛晨熙   记者 何海铭 文/摄)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