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奋进,新仓山

2011-02-25 10:35:37来源:福州日报

俯瞰仓山

  近日召开的仓山区“两会”传出好消息:去年该区完成生产总值235.43亿元,比增1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6.67亿元,比增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6.9亿元,比增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91亿元,比增25.9%;财政总收入16.67亿元,比增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13元,比增12.5%;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1元,比增11.6%。

    回首“十一五”,特别是2010年,仓山区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州城市发展“东扩南进、沿江向海”的战略机遇,认真落实省、市“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的决策部署,全面推动仓山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谱写了一首奋勇争先、昂扬向上的交响乐章。“城市优美、产业优化、民生优先、社会优良”的新仓山正向“十二五”发展宏伟目标积极奋进。

      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关键词】

      上市 城市综合体 自主创新

      【全景扫描】

金山浦上大道特易购

      2010年,无疑是仓山产业经济发展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一年。

      这一年,星网锐捷、中能电气成功上市,全区上市企业数达到5家,规模以上企业达520家,位居全市第一,139家企业年产值超亿元。工业园区集聚和辐射效应扩大,“一园三区四片”工业载体颇具规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鲁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电子镇流器可节电30%,每一万盏电子镇流器一年可为市政工程节省约500万元的电费与道路照明维护费。该项目是去年我市“6·18”上台签约对接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之一,该公司也成为国内唯一独立生产高功率电子镇流器的企业。

      这一年,金山特易购竣工,仓山万达广场、海西国际物流商贸城、福州红星国际等三大城市综合体项目纷纷落户,浦上商贸“星光大道”呼之欲出。中庚大酒店奠基动建,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竣工并承办一系列大型展会,仓山酒店业和会展业开始崭露头角。

      这一年,仓山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速度,提前2个月完成全年投资任务,各项目完成投资均超序时进度,6个市级五大战役项目年度投资额超计划1倍多。

      这一年,全区首个文化创意园——新华文化创意园(一期)建成开业,金山橘园时尚设计创意园抓紧建设,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

      【数说“十一五”】

      “十一五”期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122.54亿元增加到2010年 235.43亿元,年均增长13.2%;财政总收入从6.51亿元增加到16.67亿元,年均增长21.1%;地方级财政收入从3.38亿元增加到9.8亿元,年均增长24.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2005年末的2.83∶63.66∶33.51优化为2010年末的1.18∶55.28∶43.54。

      【展望“十二五”】

      以“产业优化”为导向,持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围绕“优化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层次,力争5年内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

      巩固提升工业经济,促其升级增效,力争5年内培育2~3个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重点产业。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2015年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功能配套日趋完善

      【关键词】

      新区建设 旧城改造 完善配套

      【全景扫描】

      按照福州市“疏解老城、开发南台、拉开框架、发展新城”总体战略部署,5年来,仓山区累计投入1103.32亿元,统筹推进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力塑造省会中心城市“南大门”新形象。

      5年来,仓山区先后配合建成了温福铁路、福厦铁路、福泉高速公路仓山段等跨境交通“大动脉”,建成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火车南站等大型地标性建筑;湾边特大桥、浦上大桥、鼓山大桥、福峡路、三环一期B段、闽江大道南段等一大批市政设施相继建成通车;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福州市城市发展展示馆、金山公交停车场等大型公益配套项目正式动建,新城区框架初步形成。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带来大规模的征地拆迁。仓山区以和谐为本,举全区之力推动征地拆迁工作,努力解决被拆迁户生产生活出路问题,实现了征迁速度快和群众满意度高的双赢。

      文明城区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城市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南二环、六一南路等4条主干道完成立面景观改造,东升路、爱国路等45条小街巷得到修复,南江滨景观改造升级工程和闽江南岸灯光夜景改造提升建设相继完成;启动南台岛12条内河专项治理,做好闽江流域水环境污染整治。

      【数说“十一五”】

      “十一五”期间,仓山区先后完成螺洲大桥、江夏小区、轻轨站、福州地铁1号线白湖亭站等80个项目、2.56万亩的交地任务,累计拆除旧房建筑面积715万平方米。积极推进东部新城、金山片区共31项、总建筑面积425.2万平方米的安置房项目建设,有力地保障了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总占地1676.9亩、建筑面积92.18万平方米的岭后、首山、程埔、南江滨、烟台山(一期)等五片旧屋区改造的回迁安置工作今年底将全面完成。

      建成区绿地总面积2149.87公顷,绿地率达42.1%,绿化覆盖率达4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3平方米,绿化指标达到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标准。

      【展望“十二五”】

      以“城市优美”为目标,持续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加快推进东部新城开发建设、金山新区配套完善和老城区改造提升,纵深推进南台岛开发建设,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型城区。大力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加快安置房和保障房建设。继续推动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开展市政景观、内河等专项整治,持续提升现代新型城区的城市品位。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平安创建持续深化

      【关键词】

      惠农强农 平安仓山

      【全景扫描】

      过去的5年,是仓山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5年。

      5年来,仓山区立足城郊型农村实际,大力发展茶叶、花卉、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仙芝楼生物科技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春伦茶业成为国家级茉莉花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

      全面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拓展,新建北园等6座垃圾转运站,更新改造义序、黄山等5座垃圾转运站。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形成崇尚科学、健康和谐的文明乡风,涌现出14个国家、省、市级文明村镇。

      过去的5年,也是仓山平安创建持续深化,安定稳定发展大局继续巩固的5年。2010年,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4.1%,平安建设知晓率达76.36%,顺利通过全省平安县(区)考评验收。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区主要领导“大接访”等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有效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数说“十一五”】

      全区现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7116元增加到2010年11281元。“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1430万元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防汛防洪安全。

      5年来,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425件,调处化解3312起,调处成功率96.7%;受理劳资纠纷2380件,为当事人索回抚恤费、工资等6045.77万元,有效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展望“十二五”】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食用菌、花卉、茶叶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

      以“社会优良”为引领,持续加强平安仓山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率。

      不断加大投入倾力改善民生

东部新城一号保障房

      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一五”期间,仓山区不断加大投入,倾力改善民生,财政累计投入科教文卫、劳动保障、社保低保、防汛抗灾等民生保障事业14.78亿元,其中2010年投入4.21亿元,占区财政总支出的近一半。

      5年来,该区共实现再就业8994人,累计发放低保金7210.8万元,帮助低收入家庭申购经济适用房1887套、廉租房866套。建立覆盖全区低收入群体的医疗救助体系,连续5次大幅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累计补助金额达4110.3万元。“十一五”期间,仓山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32亿元,新建麦顶融信小学、金山桔园小学等7所学校,改建扩建潘墩中心小学、仓山实验小学等学校的12幢教学楼,新增校园面积490亩、校舍面积13.3万平方米;完成中小学危旧校舍拆除重建项目4项、建筑面积9400平方米,修缮加固项目10项、建筑面积10804平方米。

      重视基层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5年累计安排2157万元资金,改造提升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农合补助封顶线从启动初期2万元提高至6万元,其中重症疾病封顶线提高至26万元,受益率从2.33%提高至4.35%。

      今年,仓山区将继续为城乡人民兴办一批实事项目,涉及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公共卫生、内河整治等方面。

      今年将拓宽就业渠道,力争新增15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争取年内基本实现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全覆盖。

      启动江南水都第二小学建设,配合推进三江口高级中学、金山七期小学建设,力争胪雷小学、浦新保障房小学、黄山保障房小学在年内建成投用。着力落实校安工程建设,力争年内完成重建项目4万平方米以上,加固项目2万平方米以上。年内实现镇街公办幼儿园全覆盖。

      建成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新建农家书屋38个、室外健身路径15条。开展林森公馆等文物修复保护,力争新增一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达标建设,配合推进海峡中医院和金山医院等项目建设。完成林浦河、连坂河、龙津河、跃进河、港头河、洋洽河、红旗浦、洪阵河等8条内河整治任务。

      传统文教区 交流大舞台

      2月14日上午10时,闽江公园南园九龙壁广场,伴着如浪奔涌、气盖山河的“九天战鼓”,第四届(福州)陈靖姑民俗文化节临水夫人祭祀大典正式开始,一场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盛会由此拉开帷幕。

      本届民俗文化节共吸引来自两岸各地的千余名信众参加。台湾本土民俗艺术家也应邀来榕交流,14支仓山民间文艺表演队伍一一亮相、展示绝活。

      近年来,在仓山区的大力推动下,两岸陈靖姑民俗文化交流已进入常态化,陈靖姑民俗文化节已成为海峡两岸民俗交流的一个响亮品牌,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底蕴深厚的仓山也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大舞台。

      如果把文化产业比作一棵大树,民俗传统文化是根,枝头新绿勃发的,便是文化创意产业。去年,这个新兴产业在仓山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去年12月1日,位于长安山鳌头凤岭路26号的新华创意园举行盛大的开园仪式,一期项目——“红门”艺术区正式向市民开放。作为仓山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新华创意园将依托仓山悠久深厚的高校文教资源,打造全省首个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产学研”结合的文化创意园区。目前,“红门”艺术区已吸引20个工作室入驻,入驻艺术家均为高校教师。

      每逢节日,在中洲岛激情广场,你总能欣赏到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精彩晚会。这个已成立近4年的激情广场堪称我市群众性文娱活动的一朵奇葩。仓山镇先锋村的俏老太街舞队得过全国金奖,还登上了央视荧屏;浦下村的浦下龙舟队在全国、国际龙舟比赛中屡屡夺冠;高湖舞龙灯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曾夺得比利时布鲁赛尔国际舞龙比赛金奖,被国家体委授予A级舞龙队光荣称号。

      仓山区文体局、图书馆、文化馆还经常组织文艺演出队、书法家等走进村镇,为农民朋友送去丰盛的“文化大餐”。仓山团区委和中国移动仓山分公司联手进厂区开设“青年移动放映站”,把电影送进100家外来务工青年较集中的非公企业,丰富广大团员青年的业余生活。

      仓山区委宣传部策划  福州鲁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记者杨莹 采写,池远 杨婀娜 仓萱 提供图片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