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发展体育事业建设体育强市

——我市二○一○年体育工作综述

2011-03-18 10:19:31来源:福州日报

      2010年,我市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奥运争光计划,积极开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体育工作,我市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等各项体育事业进一步得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体育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正朝着全国体育强市迈进。

竞技体育稳步提高

      全省瞩目的福建省第十四届省运会上,在三年年度带牌赛落后兄弟市的严峻形势下,我市代表团730名运动员参加23个大项、426个小项的比赛,取得金牌268.5枚、总奖牌624枚、总分7094.25分的历史最好成绩,夺得金牌、奖牌、团体总分三项第一,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实现体育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游泳运动员陈孟昶在该届省运会男子少年甲组200米自由泳比赛中,以1分57秒46的成绩超过全国少年纪录,也是本届大会唯一超全国少年纪录的运动员。同时,我市代表团共破11项、平2项省青少年纪录,占省运会破纪录人数和项数的一半以上,显示了我市体育项目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竞技体育实力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我市竞技体育水平之所以能稳步提高,完全得益于我市十分重视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特别是重点抓好市级训练单位建设,加强对县(市)区少体校和传统校的检查和督促,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构建人才训练网络,积极构建国家级、省级后备人才基地。目前已有福州市体校、福清市体校被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长乐、闽侯、连江、闽清等4所体校被评为福建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其他县(市)区体校在2011年都将达到“二集中”,逐步形成“市有重点、县有特色、校有传统”的体育后备人才整体优势。

承办全国赛事圆满

      去年,我市先后承办“李宁杯”全国少年体操比赛和全国跆拳道青年锦标赛两项全国赛事。这两场赛事规模大、规格高、水平高,参赛人数近千人。经过我市的周密谋划、严谨筹备、有序组织、周到服务,两场全国赛事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主办单位的高度评价和参赛人员的广泛称赞。

      除针对第七届城运会规程积极对符合参赛条件的运动员进行摸底,初步组建各项目参赛队伍,认真备战好第七届全国城运会外,我市还积极配合省政府申办第八届全国城运会。将于2015年举行的第八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我市根据申办要求,抓紧筹建比赛场馆,编印宣传画册,积极做好前期各项申办准备工作,还在五一广场举行了申办第八届城市运动会万人签名活动。

      在我市积极承办全国赛事的同时,我市运动员参加各项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在广州亚运会上,9名福州运动员入选中国亚运军团,取得6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在世界蹦床锦标赛上,黄珊汕获女子网上冠军。在首届青奥会比赛中,林声获女子重剑第一名。在国内比赛中,王宁明在全国田径冠军赛上获第一名;市跆拳道队在全国青年跆拳道锦标赛上获团体冠军,张亚鑫、瞿原升、张非凡获得个人冠军。据不完全统计,福州市体校、体工队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共有34人项进入前3名。

群体活动丰富多彩

      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常年不断线,这是我市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的真实写照。

      据不完统计,我市全年开展各类体育健身活动达近千场:开展“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展示活动;精心组织并实施第五届全国特奥会火炬传递活动;举办“全民健身与省运同行”农村百队千场篮球赛、第25届冬泳比赛、迎新春千人闽江冬泳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全民健身活动。特别是第五届特奥会乒乓球项目竞赛组织工作,国际特奥会主席蒂姆·施莱佛专程来乒乓球赛区观摩比赛,对我市的乒乓球竞委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与市级体育活动同步,各县(市)区全民健身活动轰轰烈烈,形成各地区区域特色。

      在积极组织开展日常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同时,我市也十分注重打造和培育大型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品牌:首次承办福州国际铁人三项洲际杯暨全国铁人三项冠军杯系列赛取得圆满成功,赢得社会各界交口称赞,一致认为是一次规模大、人数多、项目全、挑战高、环境美、组织好、特色浓的体育盛会,得到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中国铁人三项协会领导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承办第二届海峡论坛体育交流大会暨第四届福州百队千人海峡门球赛,海峡门球邀请赛暨福州百队千人门球赛升格为海峡论坛的子项目,影响力不断扩大;还举办全国百城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福州大会、福州市第六届十万老年人健步行活动以及举办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闭幕式暨“中国体彩杯”福州市第四届海峡两岸十万人登山活动。我市还荣获2010年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最佳组织奖,成为全国获得该项殊荣的两个城市之一。

      在推动我市群众健身潮的过程中,体育社团的作用正日益突显。我市先后举办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素质;加强民间组织建设,去年新增5个体育民间组织,市属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开展体育活动和竞赛54项次,参与人数达103万人次。去年1月1日,市自行车运动协会邀请台湾马祖自行车委员会13名会员来福州交流访问,这是市自行车运动协会成立以来,首次与台湾车友进行自行车运动的交流活动。体育社团主办或参与主办承办的福州半程马拉松赛、千人横渡闽江、福州首届“武林杯”大赛等赛事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我市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新亮点。

体育产业全面发展

      我市十分重视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不仅积极推动福州海峡奥体中心建设,而且全力抓好体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体育场馆设施管理水平。

      位于福州南台岛仓山组团中部、福州市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的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拟建成集竞技、训练、健身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中心,场馆设置上达到承办全国性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主场和举办国际性单项赛事的要求,其规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设用地面积约1100亩,所需经费约30亿元,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规划用地指标函、控制性规划、主体育场建筑造型方案公示等工作,正在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制作、环境评估、交通评估、土地拆迁等工作。该项目已于2010年12月开工,预计2014年建成投入试运行。“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是去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也是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经过认真做好全民健身工程点的规划布局、协调解决资金等困难和问题,目前我市已全面完成省级农民体育健身配套工程422个、10个国家级和省级乡镇农民体育健身活动中心以及400多条健身路径。

      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场所建设是“民生工程战役”,我市按省里每个县(市)区中心城区建设一个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每个街道、乡镇建设一个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的部署,目前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已竣工89个。

      此外,我市还积极探索推动市体育馆、金山全民健身中心、大梦山游泳场等市属体育场馆设施管理模式改革,提高体育场馆设施运行的合理化水平,力争形成新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发挥体育场馆设施利用效率,以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休闲和健身消费需求。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