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开挖地铁为何移树 部门专家释疑解惑

2011-04-13 15:58:26来源:福州日报

    ● 根据地铁施工工序进度,要先把路面的树移走,再进行管线迁改,然后才能进入围挡施工阶段。

    ● 移植树木,先修剪树叶后断根,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树木存活率。

    ● 地铁建成后,这些被移走的大树由于树龄大不适合回植。

    ● 地铁路面站点建设结束后,将马上恢复地面交通和绿化。

      福州城内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行道树,它们为市民遮阴挡雨,深得市民喜爱。近日,随着地铁1号线市区各大站点相继动工,部分路段的行道树也将被大规模移走。“地下修地铁,地上的绿树为何要移走?”“为何要如此大规模移树?”“地铁刚刚动工,为何这么早就开始移树?”“地铁建好后,这些树还会回植吗?”……不少市民对此表示不解。针对这些问题,记者昨日采访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

行道树“让路”原因多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鼓屏路省教育厅附近看到,不少街头行道树的枝丫都已经被剪去,部分树木根部的泥土已经开挖,露出根须。林依伯是名“老福州”,看着这些树有点心疼:“好好的树,为什么要挖走呢?修地铁在地下挖就好了啊!”

      在地铁屏山站的项目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蒋盛钢向记者道出了个中原因。鼓屏路宽约20米,而地铁屏山站主体建筑宽19.2米,加上建设预留地,鼓屏路必须全部封闭围挡施工。“在围挡施工之前,必须修建相应的便道,供市民正常通行。”他说,行道树的位置正好位于即将修建的便道的边侧,占用了一个车道。在该路段周边建筑密集、无法腾出空地的情况下,只得请行道树暂时“让路”。

      同时,地铁的正式开挖,也意味着地下管线将迁改,如果行道树不移植他处,根部将会受损,不易存活。

      那么,修地铁为什么要将整个路面挖开呢?原来,由于福州地处南方,属于软土土质,出于安全以及技术的考虑,只能采用明挖法,即先将通道全部挖开,修建内部建筑后再进行回填。“否则就像在豆腐中间掏洞一样,太容易坍塌了!”蒋盛钢形象地解释道。

各地铁站移树规模有区别

      据悉,福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共设21个站点,位于主城区的有11个站点,除了1个已建(茶亭公园站)和1个在建站点(白湖亭站)外,还有9个站点需要建设(其中3个站点属于换乘站)。车站建设规模为:宽度从17.8米~26.15米,长度从180米~480米;施工场地最小规模为20米×200米。目前移植树木的主要地段涉及鼓屏路、华林路及八一七路。

      作为一个标准站点,屏山站长179米,因施工需要,前后要各留50米长的施工用地。相关技术人员李工程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修建便道后,从边侧的临时便道回复到原主干道,之间还需留有60米~80米长的弧形过渡带。“前前后后算起来,将有440米~460米长的路段的树木受影响。”他告诉记者,屏山站仅是一个标准站,相较而言,树兜、南门兜以及东街口等较为复杂的站点影响范围会更大。

修建地铁站前必须先移树

      鼓屏路上东西两侧各有39棵行道树,行道树后排还有零散生长的天竺葵、白桦等树木,为了配合地铁1号线建设,共有94棵树将“搬家”。日前,鼓屏路西侧的39棵大树树冠修剪工作已全部完成,昨日十几棵大树的断根工作也已完成,有可能于今日移走。东侧的39棵将根据交通影响来安排时间进行修剪断根工作。“为什么这么早就移树呢?鼓屏路的地铁站不是还没开始修建吗?”不少市民有这样的疑问。昨日,记者咨询了鼓屏路上正在进行树冠修剪的施工人员。“我们也是根据地铁施工工序进度来施工的。要先把路面的树移走,再进行管线迁改,然后才能进入围挡施工阶段。建地铁的程序和要求很严格,必须严格认真执行。”现场一位技术人员介绍,目前正是最适合移植树木的好季节,也是植物生长能力强、伤口愈合能力强的时候,这时移植树木不容易脱水,存活率高。

为啥要把树修剪成“秃头”

      “好好的大树,为什么一定要剪成‘秃头’?为什么不能尽量保存原有树貌呢?”不少市民还有这样的疑惑。“这样做最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持树木的水分。移植树木,我们一般是先修剪树叶后断根,树叶会蒸发水分,树断根后吸收的水分有限,如不剪树叶,树的水分不够,有的会出现脱水甚至死亡的情况。”现场一位园林专家介绍,经过这样修剪的树虽然难看,但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存活率,另外运输起来也比较方便,不会影响交通。

科技手段提高树木存活率

      记者从现场的园林专家处了解到,为了让鼓屏路这94棵大树在移植过程中尽量少受伤和提高存活率,有关部门还用上了科技手段。“我们在挖树木土球时,破除双层路面及树池,尽量少损伤树木根部。种植前,在根部还会喷洒一种生根剂,喷涂伤口涂抹剂。”技术人员介绍,树木移植时,他们不仅对树干洒水,以保持水分,而且还会把树干包扎起来,并对其进行“挂瓶”,补充水分及营养素。

这些大树将搬去哪

      鼓屏路上的94棵行道树移植后,到底要去哪“安家”?

      “我们把这些树木移植一部分到东山苗圃和其他苗圃;一部分移植到假植地(带着土球的树木在正式种植前进行定点养植管理地为假植地),有专人养护和管理。”现场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今后将根据其他地块绿化需要再进行移植。

大树今后不会回植

      地铁建成后,这些被移走的大树会不会再回到“老家”?“不会再回植了,回植的方式不太适合树龄大的树木。”现场技术人员介绍,因为这些树年龄大,有的都开始老化了,移植后恢复得慢。如再移回来生长10年,还赶不上正常种植树木的2年;同时土球在假植地已生长扩大,如再回植到原地,路面预留种植的空间有限,需再对回植的树木进行修剪,这又将再一次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施工结束后的绿化设计工作已展开

      建设地铁时,路面施工时间一般为2年半,最长不超过3年半。地铁公司表示,路面站点建设结束后,将马上恢复地面交通和绿化。现在地铁公司已委托有关部门进行站点施工结束后的绿化设计工作,将来鼓屏路道路绿化有可能种植大规模全冠苗木,树木胸径至少在15厘米以上。(本报记者 祁正华 常诗纯)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