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连江:开足马力加快以港兴城步伐

2011-05-02 10:25:04来源:福州日报

    核心提示:以港口为经济发展引擎,提升工业比重,这是连江大干开局之年、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根据规划,连江县在“十二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超过750亿元,比“十一五”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福州7县(市)中争上游,力争进入全省县域科学发展十优县。

      大型挖掘机挥臂奋力挖土,推土机来回平整土地,一辆辆装载车满载土石方,穿梭奔跑……这是近日记者在连江县可门工业园区一期工地上看到的场景。据了解,这里将整出5000亩土地,成为化工、钢铁等大型临港工业用地。

      在东部沿海建设临港产业发展区,这是《海西规划》提出的功能区规划。“连江可供开发岸线长约30公里,后方有广阔的马透平原和大官坂垦区,可建设1万吨~30万吨级码头泊位39个,具有承接临港工业的天然优势。”连江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连江县2011年五大战役项目进展表上,22项重点建设项目中,大部分和港口、园区等基础设施配套相关。其中,可门铁路支线,可门作业区4号、5号泊位工程,东湖山岗片区基础设施工程等项目进展势头强劲。

      站在可门港4号、5号码头工地上,记者看到,码头主体工程已完工,附属工程也呼之欲出,最大的运转枢纽工程2号转运楼已进入框架结构施工,即将开始设备安装,预计6月投产。未来,这里将建起一个全省最大的干散货泊位,成为集装卸、仓储、运输于一体的大型港口物流码头,预计年吞吐量2000万吨。

      可门港规划了25个泊位,有16个泊位获批,已建成泊位4个,目前在建泊位9个,港口建设如火如荼,后发优势明显。“十二五”期间,连江将继续做好港口文章,修编完善可门经济开发区战略性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加快园区1.5万亩填方造地工程,大力引进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冶金铸造、船舶修造等产业,争取一类口岸正式开放,努力建设东南沿海最大的散货港口和临港工业基地。

      围绕可门港,后方园区建设也正马不停蹄地进行中。

      大官坂垦区——这个福建省最大的人造平原,曾是渔民“捕小海”和小规模养殖的鱼塘,在连江工业提升的背景下,作为港口延伸腹地被赋予了新使命。“十二五”期间,大官坂垦区将抓住台商投资区在罗源湾沿岸扩区的机遇,用好、用活《海西规划》中赋予的对台先行先试政策,发展对台招商新平台,积极吸纳台湾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石化、物流等产业转移。

      长沙—道澳片区的“省级水产品加工基地”将引进一批带动强的海洋食品加工与流通企业,承接台湾水产品加工企业转移,促进产业深度对接。

      连江经济开发区选择在东湖的荒山上造地,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引进投资大、污染少的企业,劳安设备、德通金属、神州学人、德富巴等亿元级机电巨头纷纷落户山岗片区,未来5年,东湖的荒山上将崛起一个占地3600亩、年产值达40亿元的机电产业园。(本报记者 林雨夏 刘家铭 朱榕)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