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世界财富大门 五湖四海广结商缘
十三年海交会让福州走进新时代
海交会打开了福州对外开放的大门,也受到 越来越多海外客商的青睐。(资料)
五月榕城,商机无限。第十三届海交会日益临近,海内外客商将再次云集福州,世界财富的大门也将为福州再次开启。一路成长,一路收获,十三年来,海交会为福州赢得了无限的商机、巨额的财富、经济的腾飞、世界的目光……
招商引资,敲开世界财富大门
一年一度的招商盛会——海交会,已经成为福州吸纳全球资金,开启世界财富之门的“金钥匙”。
签约项目数千项、合同利用外资100多亿美元、一千多个重点外商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十三年来,借助海交会对外交流的平台,福州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先后引进了冠捷电子、东南汽车、戴姆勒奔驰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机械装备、冶金、纺织、船舶修造、食品加工等一批配套较齐全的规模化产业集群,福州也逐步成为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
海交会打开了福州对外开放的大门,也赢得了世界财富“大鳄”们的青睐。埃克森美孚、甲骨文、思科、特易购、保诚、威立雅……曾几何时,在福州难得一见的世界500强俱乐部成员,如今已经纷纷成为福州的座上宾,在福州投资或设立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86家。
借助海交会这一平台,福州招商引资的路越走越宽,经济发展的步伐也越迈越快。如今,福州的外资来源已由传统的港澳台、日本、东南亚逐步拓展到欧洲、北美、拉美等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第十三届海交会可望签约外资项目116项,利用外资20.56亿美元,福州经济发展将再一次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项目带动,产业壮大升级提速
“结缘海交会,成就飞毛腿。”飞毛腿集团负责人曾经用这样一句话评价海交会为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通过历届海交会,飞毛腿不断拓宽研发领域,壮大企业规模,延伸产业链,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成长为全国最大的环保电池生产基地。
海交会不仅铸造了一个企业的辉煌,也为福州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引擎”。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就与海交会息息相关。十三年来,借助海交会,网龙、天狼星等一批动漫游戏企业异军突起,长乐、连江、永泰等一批创意园和创意产业基地动建或开园,福州打造“文化创意之都”的后发优势越来越令人瞩目。
从一匹布一双鞋,到汽车、显示器、CPU……细数历届海交会的项目签约目录,你会发现,福州市的产业发展领域正不断拓宽延伸,产业高科技含量正逐步升级,从初期以纺织、制鞋、塑料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逐步转向由电子、汽车、高新技术、总部经济、商贸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唱主角”,福州的产业发展不断转型升级,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广结商缘,老友新朋与福州有约
一个人需要朋友,一个城市的发展也同样需要朋友。通过海交会,各行各业的朋友、世界各地的朋友纷纷来到福州,洽谈项目,寻找商机,彼此的收获不仅提升了海交会的影响力,也打响了福州的知名度。
2001年起,泰国政府连续在海交会期间举办商品博览会;2002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库罗特区组团参加海交会;2005年海交会,欧盟—海峡西岸经济区商协会在福州成立;2009年,海交会历史上首个国家专馆——新加坡馆激情亮相,100多家新加坡顶尖或知名企业共同演绎“非常新加坡品牌展”……
为什么这些国家和地区都选择与海交会“结缘”?用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馆总领事郑美乐的话来说:“这是我们共同的海交会,共同的腾飞路。‘5·18’,我们和福州有个约会。”
郑美乐的话同样也诠释了台商、侨商以及友城参会热情日益高涨的原因。2010年海交会,参展台湾企业达到423家,参展展位达904个,参展面积达19000平方米,均大幅突破了往届水平;从第一届海交会至今,温州市几乎年年来参会,每年“5·18”都活跃着数以万计浙江人的身影;通过海交会,闽浙赣粤4省19市的经贸合作日益深化……十三年来,海交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抓住机遇、扩大合作,海内外客商通过海交会,谱写了共赢合作的新篇章。
海交盛会魅力四射,老友新朋欣然应邀。据统计,十三年来,海交会累计接待来自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近百个城市的20多万来宾,接待参展客户和观众100多万人次。本届海交会,报名参会的客商来宾团组240个,人数逾3000人。可以预见,本届海交会又将是一个海内外客商云集,共享无限商机的经贸盛会。(记者 黄戎杰/文 叶义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