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福州:提高基层维稳能力 提升群众满意指数

2011-05-17 09:07:12来源:福建日报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新老矛盾相互交织,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企业改制、劳动争议、财产分割等矛盾纠纷日益凸显。如何让矛盾化解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福州市积极探索“一个中心、三支队伍”基层维稳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近日,记者在福州政法部门采访时了解到,该市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成功率和群众治安满意率两项指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去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6329件,调处成功23720件,成功率95%;维护良好社会治安,实现群众满意率95.04%,均创历年新高。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24.8%;到市、省、进京上访人次分别下降了55.5%、40.3%、60.8%。今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其良好状态。福州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得益于“一个中心、三支队伍”维稳模式的探索。

      2010年9月,福州市在长乐召开现场会,在全市各地推广成立“一个中心、三支队伍”维稳模式,即乡镇(街道)设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下设基层维稳信息员队伍、维稳群众工作队伍、网络引导员队伍。

      “中心”主任由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兼任,乡镇(街道)综治办、司法所和信访室作为中心基本成员单位集中办公,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等作为紧密协作单位派员进驻办公,人武、民政、劳动、国土、农业、妇联等作为协作单位参与运作。

      “三支队伍”,由乡镇(街道)辖区内有关单位人员和村(社区)服务协管员、专职保安、人民调解员、平安中心户长等组成,下沉到基层,收集预判各类信息,及时反馈,第一时间发现、介入、调解、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实时掌控基层维稳动态。

      这一维稳模式,有效解决了原有乡镇(街道)综治服务中心存在的资源力量整合不够、组织协调能力不强、规范运作程度不高、队伍人员素质不齐等问题。目前,福州全市乡镇(街道)都设立了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在村居(社区)成立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基层维稳工作队队员达8400多人(每个镇街30至50人)、信息员5700多人。

      近日,福州市鼓楼区鼓东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得知:有35名群众情绪激动,正在鑫嘉船务公司“闹事”。该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了解到一艘巴拿马籍货轮在广东巴士海峡翻沉,船上10名中国籍船员失踪,情绪激动的家属来到公司,将公司电脑、办公桌等全部砸坏。在了解事态的同时,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中心,请求派人员到场。

      随即,中心迅速组织综治、司法、信访、公安等相关工作队赶往现场,先安抚失踪船员家属情绪,了解详细情况。工作组一边劝导家属维持公司正常秩序,一边要求船务公司采取措施扩大搜救范围,延长营救时间,尽最大努力营救失踪船员,并做好后续工作。最终,双方达成谅解。

      洪山镇是鼓楼区唯一乡镇,辖区地域面积较大,外来流动人口多且人员成分复杂。该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在每个社区确定2名维稳工作信息员,共计50人组成了维稳工作信息员队伍,每天沉到基层,排查不稳定因素,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

      自“一个中心、三支队伍”维稳模式推广以来,福州市各县(市)区还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做法新举措。

      福清市大力推行石竹派出所“1+N”联调化解矛盾模式。石竹所辖区是国家级融侨经济开发区所在地,商贸繁荣,大量务工人员都从辖区进入福清城区,针对此,石竹派出所创新 “1+N”(“1”代表责任区民警,“N”代表社会各界力量和资源)联调化解矛盾工作方法,共同把脉开药诊治、实现矛盾纠纷调处过程民主化、成本最小化和效果和谐化。(卢雅)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