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全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我市贯彻落实海西《规划》系列报道之二

2011-05-27 09:14:09来源:福州日报

“温泉游”已成福州旅游“烫金名片”

      核心提示:“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着力开发古都文化游、温泉游休闲、滨海度假游、环城休憩游、特色节事游等五大旅游系列产品;选址温泉公园与金鸡山公园,建设城市的温泉地标,凸显福州“中国温泉之都”品牌;重点扶持一批龙头景区,实现5A级景区零的突破。

      福清东龙湾海上温泉项目、三江口旅游文化城项目、连江东雁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东南红色军事主题旅游项目、南岭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三届海交会上,一个个旅游业的好项目、大项目签约落地。这些项目既是我市近年来全力推动旅游大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市按照《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的“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具体举措。

      旅游品牌熠熠生辉

      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立,山在城中,城在山中;滨东海,拥两江,内河纵横,温泉处处,水在城中,城在水中。这就是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福地美城福州。

      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拥有30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1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一大批国字号旅游品牌。

      今年“五一”期间,我市温泉旅游景区接待游客5.6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4.73%。“中国温泉之都”正吸引着四方游客来此畅享泡汤之乐。在此前建成的黄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青云山御温泉、连江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高品质的温泉休闲项目的基础上,乐峰赤壁温泉度假村、七叠温泉景区近期相继建成,中国温泉博物馆等一批项目也在抓紧建设。福州的温泉旅游已涵盖了都市温泉、城郊温泉、淡水温泉、海水温泉等产品体系,初步形成了环福州温泉休憩圈。

      我市对文化旅游、滨江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品牌的打造,同样倾尽全力。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寿山石文化等闽都文化旅游品牌的优化提升,让游客深刻感受到这座2200年历史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蕴。闽江两岸景观的提升、灯光夜景工程的实施、游艇产业的发展、闽江夜游新航线的开辟,让风姿绰约的福建母亲河——闽江,越发受到游人的青睐。80多个乡村旅游点串联形成的一批特色乡村游线路,也逐渐成为游客新的休闲选择。随着安泰河、白马河、晋安河等数十条内河综合整治的加快推进,福州纵横交错的内河水系正向游人展示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不遗余力挖掘游客资源

      今年“五一”小长假,连日的阴雨并未“浇灭”游客的热情。3天时间里,我市共迎来游客60.54万人次,其中近半数过夜游客是省外游客。这与我市近年来不遗余力挖掘游客资源不无关系。

      仅去年,我市就先后组织赴浙江、闽南和长三角动车沿线城市,举办多场旅游专场推介会,签订了客源订单30多万人次。

      去年5月,在台湾举办的旅游专场交流会上,我市7家旅行社与台湾25家旅行社签订了互送10万人次客源合作协议,福州对台旅游“桥头堡”的地位正在加速形成。

      打造五大旅游产品系列

      海西《规划》的出台,为福州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规划》提出:“以福州昙石山文化遗址、三坊七巷、莆田妈祖文化、屏南白水洋、福鼎太姥山、雁荡山等为重点,积极发展滨海旅游和文化旅游,打造以福州为中心的海峡西岸东北翼旅游产业集群。”

      福州市旅游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点打造五大旅游产品系列。

      根据区位特点,福州将整合优势旅游资源,着力开发古都文化游、温泉游休闲、滨海度假游、环城休憩游、特色节事游等五大旅游系列产品,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旅游产品体系。

      ——古都文化游。以三坊七巷、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寿山石文化为主导,以宗教文化、祈福文化为辅助,利用闽江游线与都市旅游等概念整合的旅游产品。

      ——温泉休闲游。选址温泉公园与金鸡山公园,建设城市的温泉地标,凸显福州“中国温泉之都”品牌。抓好贵安温泉度假区、桂湖—宦溪温泉旅游区的建设工作,将其作为福州城市近郊的休闲度假与居住的理想之地。

      ——江海度假游。以海峡两岸共建的环马祖澳旅游区为龙头,以琅岐国际旅游岛为依托,以闽江日夜游、滨海3S度假为重点,以东海邮轮与时尚游艇为特色,整合发展江海度假游品牌。

      ——环城休憩游。利用福州市外围山地多、生态环境好等资源特色,大力发展青云山康体度假、鼓山生态避暑、旗山乡村度假、休闲农业园与农家乐、主题公园等环城休闲游憩产品。

      ——特色节事游。策划系列有重要影响的节事活动,扩大福州市的旅游市场知名度。

      重点扶持一批龙头景区

      在发展旅游经济、打响旅游品牌体系方面,我市将从3个方面实现突破:着力在打响温泉游、闽江游、文化游等三大品牌上实现新突破;着力在旅游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着力在开拓旅游市场、优化旅游软件上实现新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着重培育‘中国温泉之都’和三坊七巷两大旅游龙头品牌,使之形成福州的‘月亮’品牌,带动其他旅游景区一起发展。”市旅游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福州下一步将按照“五个一批”的思路推进温泉旅游项目建设,即改造恢复一批、提升完善一批、推动建成一批、动工建设一批、策划推出一批,积极促成大型旅游集团投资建设桂湖温泉旅游综合体等若干个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温泉旅游综合体项目,形成都市温泉、城郊温泉、淡水温泉、海水温泉等形态各异、各具特色的温泉旅游产品体系。

      我市还将在未来5年重点扶持一批龙头景区。“十二五”期间,把三坊七巷文化旅游区建成国家5A级景区,实现5A级景区零的突破;培育和争创马尾船政文化旅游区、云顶等景区早日成为国家5A级景区;赤壁风景区、贵龙温泉旅游度假村、光明谷温泉小镇、旗山森林温泉度假村等景区进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行列。

      合建5条市际黄金旅游线路

      此外,我市还将根据客源目的地方向以及周边重要旅游区客源对流情况,发挥高铁、高速公路、航空航运的组织作用,联合建设5条市际黄金旅游线路,即北部客源(浙闽生态休闲游线路)台州—温州—宁德—福州,南部客源(福建滨海旅游线路)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西部客源(赣闽绿色生态旅游线路)江西—武夷山或泰宁—福州和(赣闽红色旅游线路)江西—龙岩—三明—福州,东部客源(海峡之旅)台湾岛(金门、澎湖)—福州。(记者 祁正华 李效翔/文 俞松/摄)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