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峡西岸商贸流通业中心强市
——我市贯彻落实海西《规划》系列报道之四
核心提示: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等一个个城市综合体拔地而起;海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海峡西岸国际物流商贸城、海峡汽车文化广场等专业市场次第生成……当前,福州正努力用好中央一系列扶持海西发展的政策,构筑“一核、两翼、三轴、多极”的商贸空间布局,乘势打造海峡西岸商贸流通业中心强市。
区域性流通市场体系正在构建
28日,记者在海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看到,一辆辆拉运货物的大卡车来回穿梭,新鲜的蔬果堆成小山,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前往交易的商户、市民络绎不绝。这里将成为海西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功能最全的现代化农副产品物流中心。
海交会期间,海峡汽车文化广场的汽车超市正式投入使用,30余家汽车品牌经销商签下了入驻协议。
目前,位于鳌峰洲的花鸟市场、辣椒批发市场等专业化市场搬迁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在闽侯南通新建福州建材批发市场的规划也已经出炉,现有南方建材等传统批发市场将搬迁至此。
近年来,福州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优化专业市场,着力建设区域性流通市场体系,一批高组织化程度的专业市场开始形成,并由城区向周边县域延伸。统计数据显示,经过多年的发展,福州市专业批发市场达到83个,年交易额370亿元以上,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55个,年交易额在1亿元以上的有38个。
与此同时,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现代连锁业更是取得突破,特易购、王府井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争相来福州布点,一批本地流通龙头企业也相继涌现,这意味着我市区域性流通市场体系初步建成。截至2010年底,福州城区2000平方米以上大型零售网点达77家,连锁经营商业企业70多家,连锁门店1640多个,总营业额达255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
以现代物流为“大市场”建设向导
海西国际物流商贸城是福州东部新城目前唯一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可同时容纳2000家物流企业入驻。昨日,记者在该项目工地看到,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据介绍,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有3栋楼封顶,下个月还将有3栋楼封顶,预计到9月,共有11栋楼完成封顶。二期工程物流商贸中心,计划于年底开工。
翻开福州市2011年商贸建设重点项目清单,马尾海西物流大厦、闽侯苏宁物流中心、长乐松下物流园区、福州保税物流园区等一大批跟物流有关的项目尽收眼底,不少项目都将于近几年内投产。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马士基、伯灵顿、联邦快递及中远、中海、中外运等一大批国内外龙头物流企业纷纷落户福州。目前,规划建设的江阴港区、长乐航空港、罗源湾港区、松下港区、闽江口内港区、铁路等六大物流园区也已见雏形。福州市社区之间、农村乡镇之间1小时物流配送经济圈已经形成。
种种迹象表明,福州正努力崛起成为一座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并使现代物流业真正发挥“大市场”先导作用。根据规划,福州市将以建立国际物流体系为重点、区域物流体系为基础、城市配送物流体系为支撑的物流中心城市为总体目标,力争至2020年,成为衔接长三角、珠三角,对接台湾海峡的海西物流中心城市。
项目带动榕城商贸提档升级
打造投资洼地,让资本之水汇聚这里,使大项目带动商贸升级,是福州构建大市场的又一精彩之笔。当前,福州市正把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大市场建设发展的关键措施。今年福州共安排商贸建设重点项目68个,其中有近40个项目将于年内开工、投产,不乏闽侯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晋安泰禾城市广场、仓山万达广场等。
5月6日,由全球三大零售巨头之一的特易购集团打造的浦上乐都汇购物中心整体营业。与之相邻的仓山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项目也将于今明两年内陆续完工“露脸”。此前,万达集团斥资40亿元打造的福州首个城市综合体——台江金融街万达广场已在去年年底率先“横空出世”。
不到半年时间,福州两大新商圈相继形成,在大型商贸项目的带动下,“一站式”购物体验大行其道,东街口、万宝等商圈开始谋求变革,这只是福州商贸加速提档升级的开始。“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商贸服务业档次”,正成为福州商贸服务业当下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在商贸体量逐渐增加、商贸档次不断升级的同时,福州商贸结构布局也在不断优化。“当前,我市正大力推进海西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立足‘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着力构建带动全省、辐射东南的区域性现代商贸流通市场体系。连锁超市、专业市场、会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迅速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形成新格局。”福州市商贸服务局有关负责人强调,海西《规划》出炉,不仅将进一步提升项目带动商贸提档升级,还将推动福州专业化大市场建设步入新天地。(记者 王玉萍 温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