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彩描绘民生画卷
——我市贯彻落实海西《规划》系列报道之五
军门社区向空巢老人发放“亲情通”,老人遇困难可紧急求助。
核心提示: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福州始终注重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统筹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改善和保障民生成为福州发展画卷上最祥和的彩绘。日前,海西《规划》获批,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海西规划区内唯一的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理念,朝着民生普惠的目标大步迈进。
民生投入逐年加大
今年年初,市政府提交人代会审议的预算清单中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投入,涉及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10多个民生保障领域,财政资金投入增长全部都在11%以上,最高的达到19.9%。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逐步提升、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福州的“家底”日益殷实,“蛋糕”分配结构也在明显调整,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逐年增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得到优先解决。
教育支出逐年增加。2001年至2010年,我市的教育支出从3.03亿元增加到9.03亿元。根据年初预算,今年该项支出将达10.23亿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预算安排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65亿元,比2009年增长3.6%。而今年,仅养老保险一项就将投入9.94亿元。
医疗卫生支出稳步增长。2010年,我市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53亿元;今年,我市又在这方面安排资金3.92亿元,增长11%。这些资金将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2009年,我市仍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幅增加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在当年的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方面,全市合计支出132.4亿元,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65%。
人民幸福指数加快提升
一笔笔“真金白银”,直接推动全市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新增就业人数稳定增加,教育、医疗卫生和住房等民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参加新农合后,看病真是能省不少钱!”回忆起前段时间拿到了逾9万元住院补助,家住福清市的吴金梅老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像吴金梅一样,更多的榕城百姓正分享着越来越大的民生“蛋糕”,人民幸福指数加快提升。
201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3万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4%。我市已初步构建形成了五大险种齐全、功能基本完备、规模持续扩大、制度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居家养老服务在城区全面推行,医疗救助覆盖城乡困难群众。“如今,在福州上学基本不用花钱!”来自永泰长庆镇梅楼村的陈大爷昨日告诉记者,孙子在福州的公立小学就读,新学期入学交几十元钱就够了。从2006年开始,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借读费、住宿费等收费相继免除,随之而来的则是“营养早餐工程”、贫困生生活补助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至2010年,全市学前3年入园率达92.12%,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居全省前列。全市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9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5.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2.15%。全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达12.3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占93.4%。“以前看病,要跑到大医院去排长队,现在家门口就能看专家门诊,真是方便!”提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来的便利,家住鼓楼区水部街道的林建萍老人深有感触。和林依姆一样,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就近在社区看病,碰上大病,还可直接从社区转到对口的医院。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有4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平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区覆盖率达100%。其中,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17家省、市公立医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合同,“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医疗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民生的改善带来了社会和谐。2010年,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4.97%,创历史最好水平。
民生幸福将更多
在医疗卫生、养老、住房、教育等方面,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个个惠民政策、一项项民心工程、一笔笔民生投入,温暖着群众的心。今后,民生幸福将更多。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抓紧做好事关群众利益十项实事的实施方案》,提出今年在继续实施“校安、医改、文化、养老”四大民生项目的基础上,再办一批贴近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实事,并纳入打好“五大战役”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我市累计为城乡人民兴办实事项目91件272项,今年市里已确定为城乡人民兴办实事项目20大项86件。
今年,我市共安排民生工程战役项目76项,总投资519.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6.34亿元,相比去年增长164.9%,重点推进鼓楼区旧屋区改造、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王庄(象园、紫阳、乐东片)安置房改造、红星苑限价房建设、福机新苑限价房建设、海峡体育中心5#安置房等重大项目建设。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切切实实的民生变化,正让福州变得更宜居、更和谐。(记者 祝健 黄璐聪/文 郑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