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共建生态文明 打造宜居福州

2011-06-05 10:41:41来源:福州日报

共建生态文明打造宜居福州

——纪念第四十个世界环境日

副省长、市长苏增添

(二〇一一年六月五日)

  今天是第4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这一主题旨在唤起社会提高生态环境认识,提升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倡导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近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打造和谐宜居城市,持续巩固提升创卫、创模、创园等工作,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突破、新成果。福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成绩持续位居全国环保重点城市前列。2010年,福州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 削 减 22.84%、7.21%,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3%,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15平方米;闽江、敖江(福州段)流域水质功能区达标率均达100%,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8.9%;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17%,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3.2%,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4%;畜禽养殖、餐饮油烟、汽车尾气、环境噪声等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在2010年中国环境规划院公布的环境宜居城市监测评价结果中,福州位居榜首。

  今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福州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今年3月8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的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要求,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地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和谐宜居”这一福州“十二五”发展定位,以深入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为新契机,把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举措,在福州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中推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工作的新突破、新跃升,在增创环境、生态新优势中取得新成就。一是要以加快转变为主线,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加快城区工业“退二进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要积极应用先进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要积极扶持环保制造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先进技术的环保产业;要持续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程,突出抓好闽江下游、敖江、龙江、大樟溪等重点流域治理和饮用水源保护,加大造纸、制革、印染等落后产能淘汰力度;要加快污水和垃圾等工程减排项目建设,加强畜禽养殖等行业的深度治理,确保实现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减排目标。二是要以创卫、创模、创建文明城市“三城同创”为抓手,切实提升环保工作水平。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评年,也是创卫、创模工作的复查迎检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三城同创”为契机,全面推动福州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 “十二五”时期创建国家生态市打好基础。尤其要认真对照各项创建目标、任务和要求,加大内河水质达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等工作力度,加强对不文明的渣土车乱弃渣土、个别人乱丢垃圾、随地乱吐痰等行为的教育、引导,共同维护城市卫生,做一个文明人,力争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创卫、创模复查和创建文明城市检查评比,共建美好的家园。三是要以民生为重,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建设生态文明、打造宜居福州,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民。要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加及时、更加有效地解决餐饮油烟、生活噪声、建筑工地粉尘、机动车尾气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问题,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同时,要认真做好福州江、海、山、水的文章,突出抓好城区内河综合整治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品质与品位,凸显福州山水宜居城市的特色、魅力,让福州城市更亮丽、环境更宜居、人民更幸福。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宜居福州,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我们殷切期望广大市民都能对自己生活的家园多一份爱心,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做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者,用实际行动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宜居家园添砖加瓦。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福州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更美、环境更宜居,谱写出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更加绚丽多彩、更加壮丽华美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