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比学赶超 跨越发展

集聚提升凸显带动辐射作用
注重品位打造宜居宜业城区

袁荣祥苏增添等昨在五城区进行工作检查

2011-06-14 09:59:29来源:福州日报

      昨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袁荣祥,副省长、市长苏增添率领的工作检查组在鼓楼、台江、晋安、仓山、马尾进行工作检查。检查组一行实地察看了鼓楼区的井大小学综合教学楼、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台江区的上海东新村旧屋区改造、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晋安区的福百祥文化创意园、王庄危旧房改造,仓山区的万达广场、海峡国际物流商贸城,马尾区的琅岐闽江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华映光电中小尺寸触控一条龙项目、国家级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记者 黄戎杰 李效翔)

鼓楼: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感

学生们在井大小学新教学楼艺术厅做游戏

      昨日,记者来到今年“5·18”竣工的井大小学综合教学楼,立马被它的现代化给“震”住了。15个教室均装备了65英寸屏幕的触摸教学一体机,艺术厅、电脑室、综合实践室、图书馆、教师电子备课室,一个都不少,虽是一般校,条件却丝毫不输重点校。

      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是鼓楼区提升宜居水平,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有限财力及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十一五”期间,鼓楼区投入近10亿元,实施17所学校征地和改扩建工程,新增校舍面积近12万平方米,重点校和一般校的硬件、软件差距进一步缩小。

      今年,鼓楼区还将有序推进旧屋区拆迁改造,续建13片约104万平方米安置房,建成五凤家园、公正新苑等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的安置房。继续开展小街巷改造,今年安排的20条小街巷改造本月底可全面完成。倡导“低碳出行”,努力建设低碳出行的慢行系统,加上内河“一河两带”步行道,全区慢行道已达175公里。配合“低碳出行”,该区在全省率先开展便民自行车服务,并对便民自行车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凭IC卡24小时借车、异地还车,首期23个站点将于本月中旬完成调试投入运营,投放智能化便民自行车600多辆。此外,鼓楼区精心打造“一山、一河、一街区”的福州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使乌山历史风貌区、安泰河、三坊七巷有机贯通,福州古城山水相间、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的特色得以彰显。

      为了有更多的财力投向民生,鼓楼区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推动转型升级。今年1~5月,列入市级五大战役21个项目完成投资22.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49.5%。以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为动力,加快推动服务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和层次提升,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增至3000万元。恒力金融中心、海西商务中心、正祥中心、中盛大厦等30多幢近百万平方米楼宇正在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产业承载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1~5月,福州软件园和福州高新区洪山园分别完成技工贸总产值85亿元和45亿元,分别比增28%和8.2%。

      鼓楼区领导表示,该区将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确保实现“双过半”目标任务,在福州发展和海西建设中力争上游,作出省会核心城区应有的贡献。

台江:东西商务区两翼齐飞

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

      炎炎夏日,大棚温度突然升高,湿度偏低,怎么办?别急,您只要拿起手机,就能查看大棚里农作物的生长状况,通风、灌溉、微喷等操作随时随地进行遥控。昨日,在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农业物联网的24小时“农业管家”让记者大开眼界。

      作为海峡金融商务区的“新生代”项目,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开启了闽台电子商务合作新篇章,吸引了台湾正品网、日本株式会社养生堂等30家企业入驻,预计年营业额达5亿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距离该基地不远的金融街万达广场是海峡金融商务区建设的首个项目,去年12月底开业便创下日客流量超过30万人次的纪录,为海峡金融商务区的发展积聚人气。

      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建交通运输集团物流信息大厦、百联大厦、恒丰大厦等项目已签约入驻海峡金融商务区。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升龙大厦、金座大厦、申发大厦等项目已动工建设。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已出让土地300多亩,融侨江滨广场、海西金融大厦等大型项目已经落地,总投资约136亿元,建筑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其中总投资达50亿元的苏宁广场项目已在上月动工建设。海峡金融商务区、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已在台江东西两翼崛起,成为台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今年1~5月,该区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82亿元,比增11%;财政总收入12.24亿元,比增40.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5亿元,比增53.22%;商品销售额278.1亿元,比增15.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45亿元,比增19.55%。财政指标提前一个半月完成“双过半”。

      在经济加快发展中,台江区不断加大旧屋区改造的力度,加快宜居城区建设,努力提升城区建设品位和档次,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去年,该区成功实施上海东新村、红星工业区等成片旧屋区改造。今年该区正在积极推进太平、汀洲和苍霞旧屋区改造,计划启动五一路状元地块、地铁枢纽大厦地块和斗池路地块旧屋区改造。

      台江区领导表示,该区将继续深入实施“中心突破,两翼齐飞”发展战略,努力构建省会城市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加快推进福州“金外滩”建设,努力为海西发展和省会中心城市建设大局作贡献。

晋安:产业脱胎换骨大变样

福百祥文化创意园

      黄健中影视工作室、五彩动漫设计、胜利家园网络设计......原先废弃的旧厂房,摇身一变成为了文化创意企业的集聚区。记者昨日在我市目前面积最大、最早投入运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晋安区福百祥文化创意园了解到,已有110多家文化创意企业和艺术家工作室入驻该园区,涵盖动漫、广告、文化、设计等行业,预计年产值及交易额约2亿元。

      资源丰富、风光旖旎,这是不少老福州对于晋安区的印象。而如今,随着晋安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型都市工业、现代商贸服务业、文化创意、旅游经济、总部经济蓬勃发展,晋安的产业发展正发生着脱胎换骨般的质变。

      工业经济整合提升步伐不断加快。作为我省首家民办投资区——福兴经济开发区,目前智能化产业园区规划编制已基本完成,开发区内的福兴大道、福新东路拓宽改造工程近期可竣工,8家企业自建总部大楼建设已经启动。同时,该区加大对高意通讯、日立工机、思嘉环保等规模工业企业的帮扶力度,积极为企业扩建厂房、兴建新生产基地和总部大楼做好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融资。

      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合理规划商贸业发展布局,以现代物流业、新型服务业和专业市场建设为重点,抓好南方建材市场改造提升,扶持盛辉、盛丰、宏捷等全国百强物流企业发展,谋划建设大型物流分拨中心,并结合危旧房改造,大力发展大型城市综合体。目前,泰禾城市广场已动工兴建,紫阳商贸中心项目搬迁和项目报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化工路以北城市广场年内将动工建设。

      与此同时,晋安区依托北峰山区旅游资源,引进国内外有实力、有品牌的企业共同开发,不断提升晋安区旅游业的发展,积极打造桂湖生态温泉城、鼓岭避暑休闲度假区、寿山石文化旅游圈、王审知文化旅游等4个特色旅游品牌。

      产业发展提速增效,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已经动工建设的王庄危旧房整体改造项目是迄今为止福州市规模最大、涉及群众最多的危旧房改造工程,将规划建设43座超高层建筑。同时,横屿组团、鼓山“三远”片区危旧房改造和房屋征收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景观改造、城区绿化、内河整治等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中。

      晋安区领导表示,将大力推进晋安大建设、大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区宜居品质,将晋安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区。

仓山:现代产业增添吸引力

仓山万达项目

      昨日,浦上大道的仓山万达项目施工现场,从外墙施工到内部装饰、从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到室外市政配套工程,都能看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各个工序正有条不紊地同步进行。一如既往的高质高效施工无疑为该项目在今年底开门迎客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仓山万达广场附近,红星美凯龙商业广场项目在紧张施工中,计划明年上半年开业;英国TESCO公司在中国南区开设的首家乐都汇购物广场于上月开业。在东部新城,首个入驻该片区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海西佰悦城项目正抓紧建设,预计建成后可容纳2000家物流企业入驻。

      城市综合体、大型商贸项目竞相落户,体现了仓山区坚持“错位发展、优势发展、特色发展”的理念。目前,该区在建、即将动建以及在谈的大型商贸服务项目共23项,总投资458亿元。其中,中庚大酒店、万怡酒店已动工,位于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附近的另一个红星美凯龙项目已动建,白湖亭特易购即将动建;三江口旅游综合体、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大润发商业广场、梦时代购物广场、闽丰商业广场、海峡医药城等项目正在洽谈或即将动建。仓山区迎来了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在全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仓山区还持续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高附加值、低污染和低能耗的都市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50家,去年专利申请量1334件(位居全市第二)。此外,该区现代农业崭露头角,已建成全国最大的茉莉花茶专业市场,拥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3家企业建成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或加工技术研发中心。

      一组数据记录仓山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发展步伐。今年1~5月,仓山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8.3亿元,比增22.5%;出口总值2.29亿美元,比增2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2亿元,比增19.8%;财政总收入10.01亿元,比增30.1%,提前1个月实现“双过半”;地方财政收入6.5亿元,比增45.4%,提前45天实现“双过半”。

      仓山区领导表示,仓山区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富民强市、和谐宜居”目标,通过推进城市现代化,引领现代产业发展和生活建设,进一步振奋精神、昂扬斗志、比学赶超,促进城市优美、产业优化、民生优先、社会优良,为省会中心城市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马尾:打造宜居宜业新城区

琅岐闽江大桥建设现场

      昨日下午,在琅岐闽江大桥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数十名施工人员正在抓紧进行主塔墩和引桥的桩基施工,预计该桥将在2013年国庆前建成通车,助力我市加速建设中心城区“一区三轴八城”中的“亭江—琅岐”新城。

      琅岐闽江大桥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只是马尾快马加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历经26年岁月洗礼的马尾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今年前5个月,该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51.52亿元,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50.2亿元,增长16.5%;财政收入19.04亿元,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10.49亿元,增长12.7%。

      去年下半年开始,马尾投资百亿元启动“十大工程”建设,并以此为抓手,举全区之力推进快安、马江、长安、琅岐“四大组团”开发建设,推动新城建设大提速、功能品位大提升。

      目前,马尾区“十大工程”正开足马力。琅岐闽江大桥为“琅岐国际生态岛工程”率先动工的建设项目。企业总部建筑群工程,除已建成的新日鲜、国脉科技等多栋总部大楼外,海西物流大厦、世纪国隆等30个企业总部大楼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新增产值百亿元。随着青洲路延伸段施工进入收尾阶段,魁岐大道、经五路、铁北路、快洲路等一批市政道路正加紧施工,市政道路提升工程的成效已显现。今年海交会期间动建的集大型商场、影剧院、五星级宾馆和酒店式公寓为一体的快安城市综合体,计划于2015年前全部建成,将大大提升马尾区的宜居水平。今年1至5月该区亲水绿化工程投资额达7971.5万元,超序时进度24.76%。已经基本完工的船政文化古街,有望于本月底对外开放,马尾造船厂至罗星塔周边1平方公里的环江地带景观资源也将得到有效整合,船政文化大景区的新格局呼之欲出。君竹、双协等片区危旧房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在惠及民生的同时,进一步改善马尾城区的面貌。

      马尾区领导表示,下一步该区将在加快新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放、琅岐开发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等五个方面下工夫,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努力把马尾建设成为省会中心城市转变方式最快、社会服务最好、生态环境最美、安全系数最高、民众幸福感最强的宜居宜业和谐文明新市区。(记者 黄戎杰 李效翔 杨莹 李白蕾 谢薇 卓文俊/文 俞松/摄 通讯员 张勇 王斌青 仓萱 陈晓)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