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 绿满福州
——迎接市第十次党代会特别报道之八
街旁绿地建设让福州更宜居。
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绿意盎然、鸟语花香……这样的景致,在有福之州的榕城,你长年都能体验到。在这里,你不仅能领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也能感受“碧水入廊,古城拥翠”的宜人。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市不断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及园林绿化建设步伐,巩固提高“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成果,全市环境质量持续良好,人居环境更加优化。2010年,在中国环境规划院公布的环境宜居城市监测评价结果中,福州位居榜首。
环境质量持续良好
去安泰河畔观鲤,到白马河边散步,已成为许多福州人的休闲选择。再过不久,乘坐仿古游船泛舟白马河也将成为现实。
今年,我市打响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内河综合整治战役,全年计划投入70亿元专项资金,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区75条内河的综合整治,涉及内河总长162.8公里。黑臭的河水变清澈了,淤积的河道变宽敞了,沿岸的杂草堆摇身变成了景观亲水步道。
5年来,我市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去年,福州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17%,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排名第五。2006年至2010年,我市投入20多亿元,深入开展闽江、敖江、龙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闽江(福州段)、敖江(福州段)、龙江水质达标率分别由2006年的97.2%、83.3%和44.4%,提高到2010年的100%、100%和75%。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走进位于仓山区盖山镇中山村的榕港纸箱厂,你看不到其他纸箱厂中常见的烧煤锅炉,这里的锅炉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这是我市首家“煤改气”成功企业,原先该厂运行一台4吨锅炉,年用煤量约958吨,年排放二氧化硫约16.28吨。使用天然气后,工厂不再排放二氧化硫污染物。
福州市自2008年开始实行城区“禁煤”,将鼓楼、台江、仓山全部区域及晋安区三环路以内区域、马尾区部分区域划为“禁煤区”。目前,“禁煤区”内的餐饮企业已基本使用液化气,200多台锅炉已拆除关停或完成清洁能源改造。
与此同时,我市以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火电、钢铁、纺织印染、建陶等行业整治为重点,通过落实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政策减排、责任减排等有效措施,强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长乐华能电厂、江阴国电、可门华电等重点企业的脱硫减排工程按期完成,闽清所有建陶企业完成含酚废水和粉尘污染治理,长乐42家印染企业废水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5年来,我市投入175亿元建成76项重大环保基础设施,先后完成洋里二期等12座城镇污水处理场建设,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的目标,2010年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3.22%。建成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基本完成各县(市)生活垃圾处置项目建设,2010年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38%。
新公园变多 老公园变新
“福州新建的公园多了,街头绿地多了,老公园的面貌变新了。”住在鼓楼区通湖路的张建说,家门口的乌山这几年变化很大,恢复和增加了一些景点,还修建了登山道和休闲广场。
2006年以来,福州市新建了动物园、儿童公园、茶亭公园、琴亭湖公园、五凤公园等城市公园绿地,同时对乌山历史风貌区等中心城区老公园进行改造提升,大力推进“显山露水”工程,实施“大西湖”拆墙透绿、夜景灯光、音乐喷泉、环湖步行道等景观改造工程;对省、市两级党委、政府所在地屏山、乌山进行改造,还山于民、还绿于民,使都市中心的“绿肺”为民所用;对温泉公园进行改扩建,提升整体档次;对闽江公园、左海公园、马尾船政文化主题公园等进行夜景灯光和公园整体改造提升。
同时,福州市加大城区绿地建设力度,仅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广场绿地及周边配套绿化建设,就新增绿地面积130万平方米,建设力度之大,在我市园林绿化史上罕见。城区的绿地不断增加,城市优美景观效果逐步显现。
5年来,我市还不断绿化道路、美化街旁绿地,提升城市景观效果,主要实施闽江南北沿江大道绿化景观建设、东部新城、乌山西路、湖滨支路、福飞路、福马路、浦上大道、西北南二环路及三环路沿线等道路分车带和两旁绿地的绿化景观改造建设;重视街旁绿地建设,结合城区道路沿线景观整治、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古树名木保护及河岸绿化等,建成梅峰绿地、计生公园、同寿园等街头绿地,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憩场所。
生态福州 绿满榕城
“我每天都是上午逛西湖公园,晚上到左海公园散步,有时还和家人到闽江公园和湿地公园等地方转转。福州的公园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漂亮了。”今年78岁的张德茂老人告诉记者,以前逛的公园就几个,现在公园多得逛不过来,而且基本上都是免费的。
5年来,福州市以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为立足点,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持续加大对园林绿化工作的投入力度,采取规划扩绿、征地增绿、拆房建绿、拆墙透绿等多种途径来增加城市绿量,基本实现“一核、二轴、三楔、四星、五带、八公园”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2009年,福州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鼓山、于山景区分别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福州市区闽江两岸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船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荣膺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马尾罗星塔公园被建设部列为国家重点公园。
2005年,福州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6.02%,建成区绿地率达32.1%,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69平方米。到2010年底,我市已有51个公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3%,建成区绿地率达36.9%,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15平方米。今年上半年,我市还新增16处城市绿地,完成220处立体绿化,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5%以上,城市园林绿化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记者 杨莹 祁正华/文 俞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