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谱好“创”字曲 唱好“争”字歌

——福州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综述

2011-09-26 09:40:48来源:福州日报

      近日的一个早晨,马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杜进兴走出家门,带上事先准备好的演讲稿和资料图片来到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为学生作主题为《历史的选择 实践的验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报告。从2004年至今,杜进兴已经为青少年作了50多场报告,非常受孩子们欢迎。

      在福州,像杜进兴这样热心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老干部还有不少,他们离退休后在新的“岗位”上创先争优,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这只是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缩影。去年4月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我市继续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创新载体,为推动福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和坚强的组织保证。

创先争优为科学发展安上“动力引擎”

      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是福州的中心工作。创先争优活动只有与中心工作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见到成效。

      位于闽侯县南通镇的海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工程于2009年启动,该项目指挥部党支部书记张国珍带领指挥部一班人仅用了18个月就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2010年“5·18”海交会、“6·18”商交会和特奥会期间,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共组织项目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队1178支,有51300多名党员志愿者参与各项服务;去年8月以来,在“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中,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园区、企业和工地抓好项目推进、督导,市、县、乡三级机关党组织全面落实24小时值班和双休日、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度,以良好的作风推动跨越发展。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在市委的积极引导下,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和谐宜居”的发展定位和“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务求取得科学发展新成效,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

      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制订出台促进高成长企业、出口创汇企业以及金融、旅游、物流、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推动产业规模、质量进一步提升;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带动下,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引进了蓝星化工重油催化裂解、宝钢德盛不锈钢、江阴煤化工、友顺电子、中建工业产业园综合开发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海西高新技术产业园、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商贸物流和旅游业加快发展。

      去年,我市推进“五大战役”建设取得优异成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战役、省级城市建设战役、各类保障房建设完成投资量等4项指标位列全省第一。全市科学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快,跨越发展合力进一步形成。

      ……

      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迸发出的创新动力和创业热情。

创先争优围绕民生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花园弄是鼓楼区的一条小巷子,原有的道路状况极差。最近,花园弄大变样了,门前的路不再凹凸不平了,横流的污水不见了,巷子添了些古色古香的韵味。“路虽然小,对我们来说却是大事。看见这条路变清爽了,出门心情都好。”家住附近的王老伯感慨颇深。

      小街巷改造只是鼓楼区开展创建“五在社区”活动,实现“美在社区”的一个举措。针对辖区工作实际,鼓楼区及时总结推广军门社区“135”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即强化社区党组织一个核心,建设好社区工作者、社区党员、社区志愿者三支队伍,实现“美在社区、爱在社区、乐在社区、安在社区、和在社区”。目前该机制已在鼓楼区10个街镇、78个社区全面推广。

      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是创先争优的本质要求。创先争优活动启动伊始,市委就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地统一起来,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着力解决好住房、就业、就医和物价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

      去年下半年以来,福州市与其他地方一样,蔬菜价格普遍上涨,困难群众生活压力增大。市委、市政府迅速部署,在全国率先建立蔬菜价格异动协商机制,及时有效抑制菜价较快上涨;同时,增设便民早市,强化“菜篮子”基地建设和物价监管,实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切实减轻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

      随后,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抓紧做好事关群众利益十项实事的实施方案》,提出在继续实施“校安、医改、文化、养老”四大民生项目的基础上,再办一批贴近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实事,并纳入打好“五大战役”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惠民举措,努力让城乡居民共享建设成果,使创先争优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市民群众幸福指数的过程。

创先争优推进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

      近日,台江区中亭街,来给儿子采购新婚床品的林女士,在一面写满“党员诚信店”的公示栏前停住了脚步。“买东西找党员诚信店,没错!”林女士记下几家党员诚信家纺店的名称,准备好好选购一番。

      个体工商户云集,是中亭街东社区的一大特色。如何改变经营作风,提升整个商圈的水平?社区党总支在商户中大力普及诚信经营理念,很好地发挥了党员商户的示范带头作用。

      中亭街东社区党总支请来党校教师、营销人员、党员志愿者等为商户举办培训班,宣传诚信经营的商业价值。社区党总支、工商部门、党员商户代表还共同制订《诚信经营公约》,该社区先后有20多家商户获评“党员诚信店”。在党员商户的带头示范下,中亭街的其他商家积极参加“诚信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共同打造中亭街诚信商圈。近年来,这里先后有100多家商户被评为省、市、区级“诚信经营户”、“价格诚信示范店”、“消费者信得过示范店”等。

      创先争优,为民服务,重在持续,重在实效。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我市在机关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三结对三服务”(与农村、社区、“两新”组织结对,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活动,同时紧密结合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实际,扎实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取得了较好成效。

      下面一组数据直观地体现了我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成绩。一年多来,全市共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7706个,走访群众86.7万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2万件;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设立党员示范岗(如图)、党员示范窗口18600多个,成立以党团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1186支,注册人数超过24万人;整合服务资源,全市586个党员服务中心(站)与市民服务中心、劳动保障工作站、计生卫生服务站等公共服务平台紧密对接,积极为党员、群众提供就业指导、帮困救助、热线求助、政策咨询、信息发布等服务事项12.9万件,调解民事纠纷1.9万件,解决实际问题3.4万个;引导群众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农村清洁家园以及社区绿化、硬化、亮化专项行动,推进群防群治工作,共筑美好家园。

创先争优筑牢堡垒擦亮旗帜

      一个党员一盏灯,一支队伍一面旗。我市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基层党建一项经常性工作,同加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建设上,我市针对基层工作实际,先后制订出台《关于在全市农村党组织书记中开展“当好带头人、建设新农村”活动的意见》《关于在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开展“争当林丹式书记、争创和谐型社区”活动的意见》,以推进职业化队伍建设为方向,加强对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选拔配备、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保障激励,引导他们在推动跨越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带头模范作用。目前,全市共选聘事业编制社区(农村)党组织书记191名、选拔4名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街道副职领导。

      在党员素质提升方面,我市认真落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规划,以提高素质、岗位成才为重点,创新实施党员教育“十百千万”工程,积极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基本实现了农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全覆盖。近年来,我市探索流动党员管理办法,采取“双管双亮”(流出地、流入地双向管理,亮身份、亮形象)和“一库一证一卡”(信息库、活动证、联系卡)措施,形成了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动态管理新机制,为流动党员参与创先争优打造了坚实平台。

      创先争优,是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正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福州科学发展新跨越,在创先争优中谱写一曲曲动人的“奋斗为民、奉献为民”之歌,为实现富民强市、和谐宜居的目标作出新贡献。(记者 许含宇 柳丹/文 俞松/摄)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