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二元”合“一体”城乡共繁荣

——城乡统筹打造福州跨越发展强劲引擎

2011-09-29 10:19:58来源:福州日报

永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对贫困村扶持从“输血”到“造血”,大力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越来越像城市,让农民生活越来越像城里人。“城乡统筹”成为本次市党代会上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过去五年,我市全力打造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这五年是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全市兴、农村稳则社会安。今后五年,福州将在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引领下,奏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乐章。

让农民享受更多城市文明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报告摘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下大力气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新闻回放】仓山区湾边一带原本是杂乱的棚屋区,如今这一带低矮的棚屋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规划完善、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居民小区,“乡下”已成为大都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过去5来,随着“东扩南进、沿江沿海”城市发展战略的推进,福州的城镇化步伐以每年以超过1.5个百分点的速度跨步前进,用于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资金达390多亿元,重点推进农村防灾减灾体系、水利工程、农村路网、农村沼气、农村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网基本形成,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行政村的客运班车通车率达到92%,85.2%的农村人喝上了安全的自来水。

      【代表呼声】“城门镇、螺洲镇作为福州南大门,发展相对薄弱,与大福州发展还不相适应。”仓山代表团魏辅彧代表说,我们将结合实际,以改变镇容、发展旅游、抓好“三产”等为抓手,努力打造现代气息与历史文化相辉映的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福清代表团余秀芳代表建议,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系统,推动城乡结构转型,让乡镇农民享受城乡一体化生活。

      【记者手记】统筹城乡发展,就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促进各类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转化利用,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共同发展。对于农民来说,城乡一体化越快,就意味着生存环境越变越好、社会保障越来越完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幸福指数也随之越来越高。

“双百工程”成突破“快捷键”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

      【报告摘要】持续深化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深入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把社会事业建设重点转向农村,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新闻回放】罗源县西兰乡许洋村是市级“双百工程”综合示范村。去年10月,该村投入了40多万元建设畲家公园,园内设立文化长廊、农家书屋、中心文化广场、体育娱乐设施等,大大丰富了村民的休闲生活。像畲家公园这样的农村公园全县有上百个。

      2006年以来,我市启动实施两年一轮的新农村“双百工程”(即百村以上示范、百村以上整治)建设,5年累计实施“双百工程”村812个,各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比当地乡镇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以上,80%“双百工程”村还初步形成1个以上特色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农村工业发展步伐走在村级前列。在“双百工程”建设基础上,今年全市又启动实施10个综合示范精品村建设,突出村庄道路建设、公园修建、河道整治、景观建设、村庄绿化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677万元。

      【代表呼声】仓山代表团黄翔代表建议,应加快建设城乡发展示范村,抓好农村规划、清洁工程和生态保护,建设新型村落社区。同时,要发展现代农业,帮助农民致富,通过新农保、新农合等,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富裕不等于文明。”连江代表团柯喜莺代表说,“农村要想大变化,必须提高农民素质。”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着眼“人”的素质提高,造就现代新型农民,形成文明新风尚。

      【记者手记】实施“双百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给农民带来了新生活,群众得到了实惠。新农村建设正从宏伟蓝图变成了美好现实。

帮扶从“输血”到“造血”

      【关键词】扶贫开发

      【报告摘要】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加大对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

      【新闻回放】永泰县红星乡过岭村车礁湾自然村村民吴思津,看着自己种植的西红柿、青瓜等,一筐筐装上车,开心地笑了。自从村里通了水泥路,蔬菜销路畅通、售价走高,他专心种起了反季节蔬菜,现在年收入最高可达4万多元。有这好日子得益于北京市福州商会的结对帮扶,商会送来的种植致富项目给他们带来的远胜于单纯的资金帮扶。

      5年来,我市整合全市资源,以“榕商联村”为平台,以改善少数民族乡村村容村貌为切入点,重点扶持12个少数民族村作为新农村建设和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示范点,带动辐射周边少数民族村的发展。同时,我市还派出三批共195名干部深入基层指导帮扶贫困村发展。

      【代表呼声】罗源代表团兰灿其代表建议市里加大对老少边岛地区经济社会的扶持力度,特别要加大对自然村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的补助力度,真正实现报告提出的“城乡更加宜居”的奋斗目标。

      永泰代表团林道攀代表希望嵩口镇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性修复工程能纳入市级文化重点工程建设,让嵩口这个历史文化名镇重焕光彩,实现嵩口镇从传统农业乡镇向现代农业大镇、生态旅游强镇转型。

      【记者手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扶工作由“输血”到“造血”,以帮扶资金投入、帮扶建设项目为支点,推动老区、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未来发展,这样的扶持才更具持久性。

“海”边老板“山”里受欢迎

      【关键词】山海协作

      【报告摘要】深化山海协作,引导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东部沿海片与西部山区片联动发展。

      【新闻回放】今年2月,我市劳动保障部门带领好事达(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分别参加南平市、古田县、屏南县举办的3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发放我市企业招聘信息2万多份,421人达成直接就业意向。

      我市与宁德等地对口开展山海协作,共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双方已形成高层互访的常态交流机制,我市分别帮扶宁德市、莆田市仙游县山海协作发展资金430万元和110万元。市发改委等8个部门还与宁德市对口部门签订了协作协议,市教育局等4个部门与莆田市对口部门签订了协作协议,目前部分学校和医院已开展了协作。双方还积极开展区域劳务协作,加快闽东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缓解了我市用工压力。

      【代表呼声】闽清代表团陈炎英代表认为,山海协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富帮穷”,而是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山”那边的资源、劳动力、生态等优势与“海”那边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长乐代表团周晓翔代表希望我市在加强区域协作的同时,也要加强本市山、海地区的协作,将沿海县(市)资源引向山区县,加快山区县发展。

      【记者手记】大协作,才能谋求大发展。站在一个更高的战略高度审视未来,福州应始终牢记自己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地位,发挥对其他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的辐射作用,通过山海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