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强力推进“三维”对接 舞动海西经济“龙头”
又是一年金秋时节,又是一载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近年来,福州强力推进“三维”项目对接,央企、外企、民企,条条战线捷报频传。抓龙头、聚链条,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升级产业、优化布局、讲求效益,从三个维度发力科学拓展发展空间,一幅经纬分明的经济发展蓝图正在闽江入海口的八闽首邑徐徐展现。
面临中央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西建设的两大历史性机遇,面对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磅礴之势,作为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的福州惜时凭势、一马当先,舞动海西经济发展的“龙头”;迎风而上,踏浪而行,强力推进央企、外企、民企三个维度的项目对接,奋力在海西经济建设的大潮中扬帆远航。
打造投资“福地”
如何促成央企、外企、民企选择在福州投资兴业?怎样才能高效推进“三维”项目的落地生根?
全力为企业提供服务优质的投资环境,将福州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投资“福地”,这是福州市委市政府给出的有力回答。
为吸引项目落户榕城,福州市首先在前期对接筹备工作上做足功课。“你别看我们去北京只待了短短的四天,可我们前面牺牲国庆节假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福州市经济委员会主任王国晓介绍10月份福州领导班子赴京对接央企项目情况时如是说。在全面促进“三维”对接的过接中,福州市各部门通力合作,达成共识:只有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应时而动、主动出击,才能真正吸引来“金凤凰”。通过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种重大交易投洽会等活动搜集海量商业信息,福州相关政府部门以专题化深入研究的方式,把项目对接的筹备工作做得专业化、精细化。结合本地产业需求与企业投资方向不断及时更新数据,致力于打造一个信息对称的市场环境,为企业树立投资福州必是一个双赢选择的信心。
投资项目一旦有了合作意向,中期服务就迅速跟上,“马上就办”,保证福州推进“三维”工作的延续性。通过成立市央企对接协调工作小组、市外商投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工作领导小组,福州市从组织结构上为项目签约、最后落地提供保障。再由这些专职机构牵头,协调各职能部门对产业项目提供一条龙服务,在招商引资、项目技改、技术创新、贷款担保、地价优惠等方面提供一系列的政策优惠,富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困难。
后期跟进,是项目对接的最后一环,也是福州市环环相扣提供全程服务的关键一步。近年来,福州市在不分性质的各种企业均可申请享受的普惠政策方面,相继出台了《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高成长性企业的意见》等扶持政策,确保为企业打造效益长期增长的优良政策环境。与此同时,福州市还注重做好项目库建设工作,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谋求老项目衍生新项目。
“三维”项目聚“福气”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福州市为央企、外企和民企提供的优质服务环境吸引来众多项目纷纷在榕城落地生根。经过近年来一以贯之的持续努力,福州市的“三维”项目对接工作在这个金色的秋天收获累累硕果。
年初至今,福州已完成央企对接项目投资77.3亿元,超额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
今年1-9月,福州市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6家,按验资口径,合同外资10.24亿美元,同比增长28.16%,完成全省计划的58.21%。
9月28日,在福建省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洽谈会暨签约仪式上,福州市共签约项目53项(省33项、市20项),投资额1107亿元,成效显著。
10月13日—17日,福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专程前往北京拜访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粮油食品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等7家央企和大型国企,商谈项目对接事宜,形成10个以上可望于今年年底签约的大项目。
项目签约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成为“三维”对接项目的普遍状态,为福州经济发展提供一波又一波延续不绝的推动力。
央企对接项目方面,宝钢德盛等五个签约项目,年初至今完成投资77.2亿元;国家电网许继电器等五个洽谈会项目,年初至今完成投资40万元;今年初以来新洽谈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与福州耀隆化工合作等四项,年初至今完成投资7.45亿元。
外企对接项目方面,福州市外经贸局今年共跟踪“三维”外资项目32项,总投资43.44亿美元,利用外资18.15亿美元,跟踪的项目中已批项目5项,总投资3.23亿美元。
民企对接项目方面,福建省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洽谈会上,福州市形成民企对接项目达112项,总投资2247亿元,其中合同项目69项,投资1075亿元。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优质的服务吸引来良好的项目,良好的产业项目又为福州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来资金,引来技术,引来智力资源,更引来产业优化升级的强劲动力。“三维”项目对接,正在调整经济结构、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布局方面,为福州带来良好深远影响。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重大项目对于产业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正日益彰显。总投资200亿元的宝钢德盛镍业重组项目,镍合金一期及冷轧不锈带钢项目现已完成施工总进度89%;镍25项目和冷轧项目现已完成桩基及部分土建施工;年初至今完成投资547984万元。全部工程拟于2013年建成,届时将形成年产400万吨不锈钢生产基地。围绕宝钢德盛不锈钢项目的成功落地,福州市进一步深化不锈钢产业发展,对接生成福州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项目。该项目规划用地5000亩左右,争取吸引20家以上企业入驻,形成冷轧、建材装饰、五金厨卫、医疗化工等不锈钢产品。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500亿元。
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正日益显现。今年9月初,福州市政府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化工程)在福州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化工程将发挥技术、资金、人才优势资源,在福清市江阴工业集中区开发包括己内酰胺在内的以苯、氨为原料的化工产业基地。其中一期总投资预计41亿元,建设规模为20万吨/年己内酰胺,建设期20个月。纺织化工原材料己内酰胺项目的投产,将会充分发挥福州已有纺织工业的优势,并以此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筹划建设苯胺、己内酰胺扩能、尼龙6等大化工项目,有望在五年内形成200亿元的投资规模。
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项目对接的重视,正在为福州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壮大提升产业群,凝聚坚实可靠的动力。依照中心城区集聚高端要素、建设海西服务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南北两翼依托深水良港和各级各类工业园区、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城市布局,福州市各工业园区围绕园区产业特色,中心城区瞄准科技、资金、人才等高端要素,有针对性地对接了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高科技及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
2011年,福州市央企对接项目继续保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通过培植大企业和发展大产业推动该市打造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福州市外经局所跟踪“三维”投资项目中,服务业类项目比重最大,利用外资11.63亿美元,占总利用外资的64%,其中以旅游、商贸流通类项目为主。民营企业对接项目呈现工业信息项目占主导地位、多领域对接的特点,项目涵盖机械电子、冶金化工、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诸多领域。(林蔚 卢雅 段金柱 黄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