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关注党代会 憧憬新福州

2011-11-19 09:08:43来源:福州日报

      省第九次党代会开幕后,众多福州市民群众通过报纸、广播和网络了解大会消息。大家在为过去五年我省、我市的发展成就深感自豪的同时,也对未来五年的发展充满了期盼。

盼公交线路“一步到位”

      家住鼓楼区大儒世家朗园小区的陈榕对过去五年来我市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建设发展成果表示赞许。她说,仅去年一年,我市就新增公交车400辆、出租车770辆,今年年底前还将投入150部CNG公交车,这将大大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

      陈榕说,她的女儿在丞相坊幼儿园上学,而铜盘路方向没有公交车直达梅亭路,导致每天早上转车,耽误了大量时间,十分麻烦。她建议,政府部门除了继续加大公交和出租车的投放力度外,应更合理科学地设计公交线路,并适当增加班次,将线路延伸到小区旁,让市民乘坐公交车能“一步到位”。

盼文化产业蓬勃快速发展

      曲鸿亮是省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研究所所长。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也是省党代会报告的起草者之一,曲鸿亮向记者表达了他对福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期待。“如果说1978年的科学大会标志着科学的春天到来了,那十七届六中全会意味着文化春天的到来。”

      曲鸿亮说,未来福州的文化产业,要以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为目标,加大文化产品创新力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在繁荣文学艺术的同时,丰富文化产品种类,满足不同群众对不同文化产品的需求。“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精神文明也会更上一层楼,那时的福州会是更加和谐的福州、更加文明的福州、更加繁荣的福州。”曲鸿亮说。

盼每个孩子享受公平教育

      “儿子从小学开始就在福州上学,入学手续比较简单,也没收什么择校费、借读费,不过那些中途转学过来的孩子就没那么幸运了,每年都会听到几个老乡为孩子入学的事情发愁。”提到正在召开的省党代会,从四川渠县来榕打工,在鼓楼区小柳路开了间修鞋店的老川说,“希望政府能再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让我们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能安安心心地上学。”

      鼓楼区第五中心小学的董珠俤老师从事基础教育很多年,他说,这些年福州市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是还不够,“政府应该将相应的政策落实到位,充分挖掘现有公办学校的潜力,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子女,这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上多给予扶持”。

“三个更加”也是村民愿望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的‘三个更加’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实现‘三个更加’也是我们村民最朴素的愿望。”昨日,连江县坑园镇下屿村委会议室内,村支书郑德钗带领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学习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16日,也就是省第九次党代会开幕的第二天,下屿村刚完成了村里占地5000平方米、总投资300多万元的海滨公园的招投标工作。郑德钗自豪地说,这个公园建成后将是全县最美的村级公园之一,公园里将用一块块石雕演绎下屿村千百年来特有的民风民俗和生产方式的转变。

      下屿村,这个典型以海为田的纯渔业村近年走上“海水养殖为主,育苗、海带加工、近内海渔业捕捞生产为辅”的经济发展道路,扣开了致富门。该村有着完善的发展规划和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被评为省级生态村。村支书郑德钗带领的村两委也在今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省第九次党代会开幕后,村两委干部和党员每天都在收听收看电视、广播。得知省党代会提出了“三个更加”,他们深受鼓舞。村民郑德章告诉记者,作为村民,就是希望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优美、更加和谐,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

      为了实践“三个更加”,为了村民们朴素的愿望,郑德钗这几天比以往更加忙碌了。他说,年底前,下屿村要全部完成公园建设、山地绿化、道路拓宽任务,还要建造500米的步行街,让旧村的“电力、电信、闭路”三线全部下地,且村里的大街小巷都要装上监控摄像头和环保路灯,预计这些项目要投入近千万元的资金。

      郑德钗说,现在他每天要做两件事,一方面跟踪各个项目的进度,一方面要到省、市、县有关部门和村里能人贤士那边为村里建设筹措资金。(记者 何海铭 张铁国 王元锴 林蕾朱榕 通讯员 邱仁松)

责任编辑: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