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温馨的“代表之家”
——市人大常委会5年代表工作回顾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市人大常委会朝着营造温馨“代表之家”的目标,积极探索代表工作新路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为代表知情知政、参政督政、管理国家事务提供服务、支持和保障,本届市人大涌现出了一大批人民满意的好代表。
议案建议办理质量提高
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将议案办理与立法相结合,认真吸收代表议案提出的立法项目。已通过的《福州市科学技术进步若干规定》(修订)、正在审议中的《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修订)都是采纳代表议案的立法项目。
代表建议办理也是创新不断。经过市人大常委会多年努力,建议办理工作实现了从“文来文往”到“人来人往”,从“事后督办”到“全程督办”,从强调“满意率”到追求“解决率”的可喜变化。许多代表都说,这几年每年建议交办不久,他们就能接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电话,征求其对建议办理的具体意见,办理过程中也会邀请他们一同查看。市人大常委会还通过督办周、督办月、“回头看”等活动,对“不满意件”等集中督办,促成了霍口畲乡“二水源”补偿、磨洋河综合治理、北峰公路改造等一批代表建议的落实。仅去年政府负责办理的446件代表建议中,所提问题就有近九成已解决或正在解决。
代表依法履职水平提升
今年六七月间,配合福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代表视察话福州”系列活动,50多名履职优秀的市人大代表参加视察。他们热情讴歌福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发生的巨变,也对福州和谐宜居建设提出了真知灼见。
将代表培训作为提高履职水平的重要手段,本届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履职培训和专题培训共13期,培训代表2300多人次。市人大常委会还精心组织代表活动,广泛征求代表参加常委会监督工作的意愿,根据代表本人意愿及其专长,组织代表尽可能多地参加常委会活动,代表活动“老面孔”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据统计,5年来共有代表6300多人次参加了常委会的各项活动。如今,视察检查有人大代表参加,审议法规有人大代表列席发言,开展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满意度测评有人大代表参评,代表们为福州发展提建议作贡献的平台越来越大。
为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市人大常委会还定期向代表寄送刊物资料,运用福州人大网站和代表短信平台向代表通报工作情况,方便他们对市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的了解、参与和监督。
联系服务代表机制完善
2007年“五一”长假过后,我市所有市人大代表陆续领到了紫色封面的《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手册》,这本册子的登记情况是评选履职突出代表和推荐连任代表人选的主要依据之一。开展代表履职登记工作是市人大常委会联系服务代表机制创新的一项尝试。
为代表履职创造更好条件,2007年起市人大常委会提高代表活动经费,由年人均1500元提高到2000元,增设代表培训经费年人均300元;出台市人大代表联系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工作制度,开展代表回原选举单位述职活动;坚持常委会领导联系代表制度,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每年分别与10名左右市人大代表保持经常联系,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了解代表履职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困难。
为鼓励代表提出更多高质量的议案、建议,促进承办单位做好建议办理工作,市人大常委会还开展了代表好建议和建议办理先进单位评选表彰活动。(本报记者 李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