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要有包容开放的胸襟
—— 一论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福州
编者按: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在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时讲话指出,我们必须要有包容开放的胸襟、亲民为民的情怀、矢志不移的气概,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福州科学发展新跨越,加快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福州。本报今起刊发3篇评论员文章,敬请关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代又一代的坚守,2200多年的积淀,铸就榕城的精神丰碑!
包容开放,这一历史长河中晶莹的浪花,盛开怒放、永不凋零;有福之州,勇立潮头!
省委、省政府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征程中,要求福州要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福州迎来了历史的新坐标。新的起点蕴含新的使命,新的目标催生新的作为。面对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兄弟地区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在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时讲话指出,我们必须要有包容开放的胸襟、亲民为民的情怀、矢志不移的气概,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作出积极的贡献。包容开放的胸襟,作为一种境界、一种气度、一种力量,被摆在首要位置。
包容世间长短,开拓万古胸怀。包容开放,对福州来说,就是摆脱僵化思想,克服本位自大,打开胸襟,放开视野,用国际眼光和全球视野谋求发展之路。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包容开放,首先要有开明开放的气度。打开历史,开放是福州最大的优势,是福州最良好的形象,是福州最叫得响的品牌。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以开明开放的气度,千方百计吸引重大项目落地,形成央企、民企和外企“三维”联动发展的新格局。能用人的是能人,能用能人的是高人;要容人之长,开门纳贤,不能武大郎开店,容不下比自己能干的人,而要创造良好环境,引领群贤毕至,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开放、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福州建设。要登高望远,谋划未来,要着力建设大都市、培育大产业、构建大通道、营造大环境,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开放格局。
心存容人之量,常为他人着想。包容开放,要有宽容包容的胸怀。要始终坚持求同存异,包容多样、共赢共荣,在差异中求和谐,在矛盾中求统一,在变化中求稳定,创造生动活泼、宽松包容的社会氛围,形成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要容人之短,不能坐看别人的笑话。要鼓励探索、支持试验、宽容失误,激励和保护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勇于担责,敢闯敢干,先行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干不空论。
天道有迁异,人理无常全。包容开放,要有创新创造的追求。常规眼光、已有经验、传统模式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扼杀创造力。实施大开放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创新,要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路落实新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要敢于先行先试、开拓进取,善于在学习中积极探索、敢为人先,善于在借鉴中革故鼎新、创新求变,让一切创新的愿望都能得到支持,让一切创新的行动都能见到实效。
今天,古老的榕城焕发了新的生机,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福州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以包容开放的胸襟,坚定信心、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