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实施大开放战略要着眼于“开”

2012-02-27 10:39:50来源:福州日报

    编者按:日前,我市召开赴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学习考察总结会强调,在推进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创业进程中,一定要突出开放这一主题,高奏开放这一旋律,始终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战略,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持续扩大开放中深度拓展、全面提升、实现跨越,建设更加开放的新福州。为引领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这次学习考察总结会精神,本报今日起围绕“开”与“放”,连续推出两篇评论员文章,敬请关注。

  在这次赴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学习考察总结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强调,实施大开放战略,要着眼于“开”。这要求我们切实坚持以“开”提升思想观念,以“开”聚集生产要素,以“开”延展工作格局。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开”的主要释文为:“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通,开辟;展开,分离;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通过这些释文,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开”是开放的先导与基础。如果没有“开”,开放就没有方向,就没有动力。因此,在实施大开放战略中,我们要更加清醒认识“开”的重要性,切实立足于事,着眼于“开”,全力推动福州开放型经济大发展、大突破、大提升。

  实施大开放战略,必须冲开束缚。思想观念决定着行为方式和行动效果。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要扩大开放,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因此,我们要破除“僵性”,坚决破除画地为牢、墨守成规的封闭思想,自觉跳出福州看福州,站位全国看福州,站位全球看福州,以更广阔的胸襟容纳四海、放眼五洲;要破除“惯性”,进一步突破思维瓶颈,开启创新闸门,做到开放的胆量再大些、开放的步子再快些、开放的办法再多些,努力以 “决人所不决”的胆略、“为人所不为”的手笔、“成人所未成”的气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要破除 “惰性”,不断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强化能动意识,积极想事、善于谋事、努力干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言必行,行必果”,着力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实施大开放战略,必须打开思路。能不能做事,能不能做成事,关键在于是否打开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行动决定结果。当前,我们要在产业发展上多动脑筋,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三维”对接、“三群”联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要在统筹协调上多动脑筋,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切实做好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落实县(市)区对口协作机制,推进市域山海协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福州建设,把福州建设成 “绿城”、“水城”、“花城”;要在改革创新上多动脑筋,主动学习先进地区强烈的革新意识、超常的创新举措,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加快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并注重自主创新,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跨越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实施大开放战略,必须拉开气势。干事创业,最需要气势与魄力。福州要勇开开放之先河,进一步拉开发展格局,形成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强大气势。要在开放格局上拉开气势,放眼全球、对接国际,面朝东岸、对接台湾,发挥优势、对接周边,努力从更大空间、更广领域谋求更好更快发展;要在产业布局上拉开气势,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强化“实业兴市、实体兴企”的导向,努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特别要发挥福州作为海西省会中心城市的独具优势,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培育“两江四岸”高端服务业产业带,打造海西现代服务业中心;要在城市格局上拉开气势,突出规划引领,突出建设品位,建设新城、疏解老城,从整体到局部到细节,都要体现先进理念、体现宜居宜业、体现大气大度,彰显城市特色和魅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则进,开放则活。我们要以这次学习考察为契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大开放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努力建设更加开放的新福州大步朝前走!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