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大开放战略要致力于“放”
在这次赴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学习考察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强调,实施大开放战略,要致力于“放”。“解除约束”,是“放”字的首要词义。做好“放”字这篇文章,要点也在于此。因此,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开”,也要致力于“放”,在“放”中聚要素,在“放”中增活力,在“放”中促发展。
“开放”二字,“开”是先导与基础,“放”是支撑与保障。没有“放”,机遇、政策、优势上的效应就无法累积,更无法放大,地区发展的“马太效应”就会进一步加剧;没有“放”,干部队伍的手脚无法放开,就难以激发创新创造的原动力,难以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没有“放”,各级领导干部不愿或拒绝放下身段,就会助长高高在上、脱离基层、脱离群众的作风。从这点意义上说,我们必须着力于放大效应、放开手脚、放下身段,以“放”的成效加快推动福州大开放。
——要在抢抓机遇、用好政策、争创优势上放大效应
要放大机遇效应。当前,福州面临着海西建设、平潭开放开发等重大机遇。机遇,来之不易,稍纵即逝。因此,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要放大政策效应。我们缺的不是政策,而是政策运用的效应效果。学习把握政策、用好用活政策、创造性落实政策,这是珠三角、长三角发达地区的制胜法宝,也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我们既要抓好政策执行,也要抓好政策创新,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限制的,都要有针对性消化吸收再创新,营造政策优势新高点。
要放大优势效应。福州坐拥省会、沿海、侨乡、毗邻港澳台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凭借这些优势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我们对自身所具有的优势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我们拥有的比较优势也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优势、善于利用优势,努力争创优势效应,把优势转化为胜势。
——要在放利放权、创新创造、苦干实干中放开手脚
放开手脚,首先要放利放权。1984年,55名福建企业家发出了“松绑放权”的呼吁,极大推进了我国国企改革的进程。如今,我们再提“放利放权”,是因为我们“松”得还不够,“放”得还不够。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让利于民、舍得放权。同时,要加强监督,放权不放责,确保事权下放后管理体制更顺、服务效率更高。
放开手脚,也要鼓励创造。我们要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创业光荣、成业有功的良好氛围,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宽容失误者,努力形成人人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生动局面。
放开手脚,更要苦干实干。我们要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优良作风,沉下心来干工作,扑下身子抓落实,困难面前不找借口,矛盾面前敢于碰硬,一个高度一个高度攀登,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攻坚。
——要在深入基层、着力民生、服务发展中放下身段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开展 “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活动。我们要重视基层、深入基层,把更多的精力、财力和物力向基层倾斜,多办一些让基层得实惠的好事实事;要着力民心、着力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真正做到富民、惠民、安民;要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关注企业需求,主动高效服务,倾力打造最优的投资软环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先进地区的宝贵经验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我们要深入实施大开放战略,把“开放”这篇文章做得更好,着力建设更加开放的新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