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福州:万名干部下基层“三服务”

2012-03-07 11:25:14来源:人民日报

      冬未尽,春将至。濛濛雨雾,一脚泥泞。早春2月,福州全市万余名各级党政干部,将这一年开局,选择在一处处偏远基层、不起眼企业、普通民居农户,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化解民忧。

  今年是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年。根据福州市委部署,全市深入开展以“大调研、大下访、大服务”为核心的“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活动,确定用一年时间,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心中揣个“指难针”,破难办实“进家门”

  2月12日,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带领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进村入户,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共商为基层群众解决难题、办实事的措施办法,拉开了“三服务”活动序幕。

  永泰县素有“福州后花园”美誉。如何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天,杨岳深入永泰县盘谷乡,实地察看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仔细了解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栽种的林木种类。“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环境治理与改善民生并举,才能不断提高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水平。”杨岳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

  福州各级各部门以下基层约访、走访等形式,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帮助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基层和群众当好“服务员”。

  坐落在仓山区的龙福机电批发市场,是2009年夏正式开业的。95%的入驻率和近300户商家,让这里早已“人满为患”,场地不足成为严重制约发展的瓶颈。可要再新批块地,市场总经理王世海心知,何其难也?

  18平方米的危房、13名工作人员,这已经不光是“挤”的问题了。办公场所如此,为社区居民服务之艰,可想而知。又是要地,临江街道下池社区书记兼主任陈莲香更清楚,何难也?

  不难也就不来了!仓山区委书记林文芳带着班子成员专挑如何干好“难活”而来。

  “三服务”让上至市委书记一把手,下至部门普通干部,都揣一把共同的标准尺:“基层第一”。“什么是基层第一?就是当干部的心里要有个‘指难针’,把工作的重心沉向基层、把破难的力量用在基层、把学习的源头放在基层。”林文芳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一竿子插到底,一件事追到实

  只有心中常怀揣着群众,群众才能真正将发展与自己的利益绑定一处。关键之年,关键之举从基层一线开始发力。

  新学期开学才几天,福州杨桥中学校门口两侧旧围墙就已经开始被全部拆除,重新整修。不论学生还是家长,终于可以松了口气。

  事不大,可连着万家牵挂;没多难,可也得层层审批才能定。为了百姓民生、听着群众呼声,“三服务”要的就是能不能让干部将服务一竿子插到底,一件事追到实。而这也正是鼓楼区从“三服务”中得来的反思。

  按部署,福州市将安排3次集中下基层活动,深入乡镇、村基层一线开展服务,坚持一抓到底。同时,落实常态联系基层、服务基层的制度,切实做到起作用、见实效,办成、办好一批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努力把“三服务”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机制保障,服务才能扎根基层

  仅一个月,福州市闽侯县的 400多支“下基层访民生服务队”就已将全县走了个遍。筛选确定解决问题908条,已处理521条。另收集相关民生意见53条,其中11条已被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我们的目标就是切实把服务送达全市各乡各村、送进千家万户、送到工厂企业。用真心诚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让全市每个层面、每个领域都能感受到服务,体验到服务。”福州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福州市构建长效机制,“三服务”扎根基层。根据规定,34位市级领导须带头挂钩联系12个县(市)区,并在年内走访所挂钩县(市)区的全部乡镇(街道),市直部门(单位)和县、乡领导干部每人都要建立1—2个联系点,经常深入联系点具体指导,掌握联系点的进展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切实为联系点提供帮助。(记者 赵 鹏)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