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理论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兴学风 树品牌 促发展

福州市致力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学习型党组织

2012-04-05 14:43:07来源:福州日报

      进入4月,福州市主要党员干部的案头上都放上了《论文化建设》一书,这是他们4月份的必读书籍。2010年以来,福州市开展了“月读一书”活动,党员干部每月须读一本指定书籍,并写下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福州市立足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生动实践,以建设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学习型党组织为出发点,狠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不断拓展学习平台,培养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班子引领 实行高位推动

      3月22日,市委中心组举行集中学习扩大会,邀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作“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发展展望”专题辅导报告,市委中心组成员、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学习会。

      福州市委高度重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委中心组的龙头作用,把下一级党组织主要领导分层吸纳到上级中心组学习,按照“学理论、转观念、议大事、出思路、建班子”的定位,落实“月读一本书籍、月学一个专题,每周一次调研,每季度作一次学习辅导,每年一次讲学、一次重点发言、一篇调研报告、联学一个基层党组织”等8项任务。

      市委中心组带头学习,在以“强素质、作表率”为主题的“月读一书”活动中,中心组成员先后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观点解读》等30本书籍。2011年以来,市委中心组共开展16次专题集中学习,举办5批次领导干部研讨班。在市委中心组带动下,各级党委中心组纷纷出台措施,加大学习力度。鼓楼区党委中心组月学一个专题、举办一次辅导讲座、读一本理论书籍,各成员轮流登台授课、作中心发言,每日参加网上学习,每周参与基层“三服务”活动等;仓山区按照“年有计划、季有宣讲、月有专题、日有所学”要求,设置安排12个区委中心组年度学习专题,向中心组成员赠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等一批理论书籍……

      拓展平台 推动面上学习

      上周末,家住鼓楼区的老党员林老伯一早便来到三坊七巷水榭戏台,等着“闽都大讲坛”开讲。“今天专家要讲‘十二五’与百姓民生,国家大事也关系着每个普通人家的柴米油盐,一定要好好听听!”林老伯说。

      如今,以传承文化、传播知识为使命的“闽都大讲坛”已成为榕城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品牌”,从2010年8月搬上电视后,更加方便了党员群众收看。目前讲坛队伍已达137人,2011年共播出150多次。此外,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先后建起“国学大讲堂”“新市民大讲堂”“礼乐讲坛”和“周末讲坛”等各具特色的16个分坛。

      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工作中,福州市充分运用各类讲坛论坛、新兴平台、主题活动等载体,建立起形式活泼、寓学于乐的学习模式,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体现时代特点、贴近党员需求、富有实际成效。如“读书月”“百场宣传下基层”“福州机关党建论坛”“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系列讲座等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的“学习品牌”不断涌现,“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一种责任,一种时尚”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潮流意识。

      各县(市)区党团和社会组织依据各自特点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习模式。长乐市委推出了“书香工程”,通过开展“读一本好书、设一个书架、订一份报纸、藏一百册书籍”掀起了家庭学习的热潮;福清市委在24个镇街共建立32个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联系点,由中心组成员每人挂点联系1至2个单位,定期调研宣讲,初步形成了带学帮学促学的常态机制……

      利用新型载体探索学习法,福州市也走在全省前列。点开福州新闻网的理论在线频道,中央、省市有关精神、重要思想观点、理论文章,省市社科理论工作者的最新理论成果等一应俱全。从2008年8月上线以来,频道点击率已近56万人次。福州市还建立了全市科级党员干部手机理论学习平台,每周向党员干部发送一条以上的理论信息,使党员干部更加及时掌握市情和理论信息。

      学以致用 培养良好学风

      新年伊始,福州市委中心组启动实施2012年学习计划,以季度为单元,每个季度各安排1个主题、3个专题。第二季度将围绕“推动福州科学发展新跨越”主题,安排“构建福州大都市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现代高新科技与福州跨越发展;实施生态市建设方略,全面推进‘绿色福州’建设”3个专题。

      这是福州市委中心组坚持学习、调研、决策、落实“四位一体”学习方式,不断增强学习实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福州市委着眼于海西省会中心城市建设,把“海西战略”的学习作为中心组必修课,纳入各级中心组学习课题和党校干部培训教材,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海西省会中心城市建设规划纲要》等文件,提出围绕“富民强市、和谐宜居”的发展定位,打造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海洋经济强市以及重要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福州市委准确把握发展机遇,把学习课堂搬到开发区、企业和车间,搬到“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学习经济发达地区和知名企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生动事例,进一步开阔视野、打开思路。市委制定出台了鼓励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研发中心、创意产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到“十二五”末培育形成6个千亿产业集群和15家以上百亿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0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的目标。

      市委中心组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坚持用党的群众路线指导和推进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逐年加大为民办实事力度,每年为民办20项实事。从2011年起启动第三轮“双百工程”(100个新农村示范村、100个新型示范社区)建设,今年力争实现全市村村通公路、通客车,建成完善“智慧福州公众门户”,建制村宽带普及率超过98%。(记者 吕路阳)

责任编辑: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