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创新学习方式载体 走进基层贴近群众

福州:提高学习力 推动新跨越

2012-04-08 09:59:54来源:福建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段金柱) 7日,全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理论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作为唯一的地市级单位代表,福州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开设“闽都大讲坛”、“百姓讲坛”,在闽剧中融合宣讲理论知识等福州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创新亮点,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近年来,福州市积极创新学习方式和载体,努力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理论宣传大众化、理论平台时代化,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向深入,不断提高学习力,砥砺执行力,给力福州发展新跨越。

      市委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引领理论学习常态化。“月读一本书籍、月学一个专题、每周一次调研、每季度作一次学习辅导,每年一次讲学、一次重点发言、一篇调研报告、联学一个基层党组织”,已经形成制度。通过强化学习,锻造敢为、能为、有为的“三为”干部。

      理论学习,必须面向大众,走进基层,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科学解疑释惑,才能活学活用,凝聚共识。福州市运用基层理论宣讲团、百姓讲坛、读报点等载体,围绕人民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每季度到群众中收集、梳理出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采用老百姓喜欢听、听得懂的语言,把“讲道理”与“讲故事”、“普通话”与“本地话”、“我来讲”与“大家讲”结合起来,及时解答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有效拉近理论与群众的距离。

      同时,突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主体,推动面向基层的理论普及。通过培育各类示范联系点、建设农家书屋、成立基层理论宣讲团和大学生村官理论宣讲队等,不断优化理论普及服务;通过健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办好基层图书馆和流动图书点、常年“三下乡”、开辟“村村通”“村村响”、农村百场电影百场戏等途径,加大理论普及力度。

      此外,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福州市还不断创造新方式,运用新载体,使理论普及活动常做常新,实现理论普及平台时代化。他们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起形式多样的“百姓讲坛”,如在市区建立起百个“市民道德大讲堂”、在市县乡三级建立“基层理论宣讲面对面讲坛”。其中,在福州电视台开设“闽都大讲坛”中心讲坛,围绕新理论、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和福州人文素养,每周开坛一讲,每讲经3个频道播出,年播出156场次,成为深受广大党员和市民喜爱的理论学习平台。

      福州市还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优势,运用博客、微博等新兴传播形式和动漫、手机短信等新兴文化样式,不断扩大理论普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各级政府网、政务微博、新闻网、电视网中,开辟“理论普及”频道、“理论在线”专页,发布最新理论信息,转载理论普及工作经验。利用电信网络,开设“手机课堂”等板块,把理论普及融入各种信息服务、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活动中,融入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

      将悠久的闽都文化融进理论学习中,也是福州市提高学习力的一大特色。根据福州老百姓喜爱闽剧的传统,福州市创造性地推出“理论进闽剧”工程,利用闽剧这一平台,采用片断、专场、穿插“三段式”,把党的创新理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与闽剧剧情相糅、内容相融,让群众在欣赏闽剧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和熏陶,受到普遍欢迎。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