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多些“书生气”

2012-04-23 09:56:39来源:福州日报

      今年2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在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党员干部要多点“书生气”。鼓励和倡导全市党员干部要多读书、勤读书、善读书,身上多点书生之气、书卷之气、书香之气,少点世俗之气、浮躁之气、功利之气,使自己政治成熟、学识渊博、能力提升、心灵纯净。

  “书生气”是读书与修养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气质,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 “傻气”“迂气”“呆气”。“书生气”折射着正气、雅气、豪气,展示的是一种修养,体现的是一种境界,反映的是一种品格。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从来都是人们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多读书对党员干部尤为重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新思想、新事物不断涌现,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每个党员干部都可能面临 “知识断档”“能力不足”“本领恐慌”。如果党员干部不读书、不学习,就会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就难以做好本职工作,进而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

  现在的党员干部,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学历层次较高,学习能力较强,大部分党员干部能够自觉读书、勤于读书。但是,也有党员干部热衷于应酬,沉迷于酒桌,迷失于牌桌,不好读书;有的借口工作忙、事务多,不勤读书;有的学而不思、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有的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差不多了,不用读书也能应付工作;有的认为工作比读书重要,读不读书无所谓;有的认为工作太忙,顾不上读书;有的认为现代社会靠的是关系,而不是知识,多读书反而会适应不了社会,让自己吃亏。这些错误认识都对我们读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作出的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加快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福州,率先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是新时期全市党员干部的共同使命、共同责任和共同义务,这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着力推动思想大解放、素质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以实际行动践行“敢为、能为、有为”,以扎实业绩推进福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要实现这一切,重要途径之一在于多读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既要读有字之书,又要读无字之书。

  读有字之书,就是善于向书本学习,就要多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多读做好本职工作必备的各种知识书籍,包括现代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社会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知识,以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多读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包括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读无字之书,就是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就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特别是如何发挥省会中心城市龙头引领作用、构建福州大都市区、建设马尾新城等重大任务开展实践学习,不断增添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智慧;要勤接地气,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着问题学、结合工作学,以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寻求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有效举措和办法。向群众学习,就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真心拜群众为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总结和汲取人民群众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通过读书,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拓宽眼界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切实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水平。

  在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衷心希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都把读书作为一种常态、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多一些学习思考,少一些事务应酬,努力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表率。

责任编辑: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