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发展 奋力竞跨越
我市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开放凝聚人心,开放赢得先机,开放促进发展。
去年9月召开的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实现新跨越,就要让福州更开放,要有大开放的气度、作为和环境。当前,全市上下正牢牢把握海西建设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敢为、能为、有为,坚定不移实施大开放战略,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征程上大步前行。
解放思想 持续扩大开放
去年12月召开的市委十届二次全会正式作出了实施大开放战略、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提出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扩大开放的极端重要性,顺应时代潮流,强化开放理念,坚定不移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理清开放思路、凝聚发展共识,关键在于要有开放的思维。今年2月,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岳和市长杨益民带领的福州市党政代表团赴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学习考察。“发展的差距,归根结底是开放上的差距。”考察开拓了代表团成员的视野,不断解放思想、迈开开放步伐,成为大家的共识。
台江区视差距为潜力、变压力为动力,以打造“服务业强区”为目标,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快提升产业层级,壮大产业实力;
港口新城福清重新审视自己,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明确了做大做强电子机械、纺织化纤、化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
缩小差距,思想“突围”。山区永泰正视差距,积极融入“福州半小时经济圈”,正向绿色崛起之路快步迈进……
着眼于“开”,致力于“放”。大开放战略引领着一个个县(市)区在大开放、大发展的前进道路上阔步前行。
“三维”对接 产业转型加速
一年一度的海交会开幕在即。截至2日,第十四届海交会可望签约项目288项。其中,央企12项,投资总额477亿元;外企132项,利用外资23.91亿美元;民企144项,投资总额712亿元。海交会上将再次掀起项目落地福州、支持福州发展的新高潮。
发展开放型经济,产业是支撑、是关键。抓住发展龙头,我市狠抓央企项目落实、民企项目回归、外企项目引进,加快构筑具有省会特征、福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去年12月11日,福州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与央企合作洽谈签约活动在北京举行。82家中央企业、金融机构和大型国企共21个项目纷纷布局福州,项目总投资额达2256亿元。
短短数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3次进京拜访大型央企洽谈项目,赴珠三角、长三角举行大型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投资推介会等,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大批投资额几十亿元乃至上百亿元的重量级项目在福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维”联动正成为福州加快转变、加速发展的强劲引擎。目前,15个央企项目已落户福州,外企项目纷纷增资扩产,民企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动建,正逐步扭转福州过去经济结构中存在的“轻重失衡、大小不均、产业链不完善”局面,加快了福州产业转型升级,使福州的经济实力和后发动力大大增强。
城市“长大”宜居环境更美
城市不仅要“变强”,还要变得更大、更美。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吹响了构建大都市区、打造幸福之州、建设文明之城的号角。
市委、市政府屡次提出,要坚持以国际视野来规划城市,用国际标准来建设城市,按照国际惯例来管理城市,将福州建设成为滨江滨海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
马尾新城建设已成为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发展的主战场,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体、气势磅礴的市政基础设施、高高耸立的总部经济大楼……一个宜居宜业、开放现代的新市区正逐渐呈现。
围绕中心城区,福清、长乐、闽侯、连江等周边县(市)的城市化进程加速统筹推进,福州在不断“长大”……
3月21日,《构建福州大都市区推进福莆宁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正式签订,福莆宁同城化驶上快车道。
三市4年内将形成顺畅的一小时同城化交通网,且城市公交IC卡将并网、同城共用;三市区域内,居民医保费用可实时结算、存取款按同城标准、通信资费统一;三市将从人才服务、人才培训和就业服务等方面加快对接融合,推进福州大都市区人才队伍建设……三市同城化的美好生活离我们已越来越近。
良好的宜居品质是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所在。顺利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成功申办第八届全国城运会,正是对福州建设文明之城、品质之城的最大肯定。在“多拆少建、疏解老城”“显山露水、彰显文化”等城市发展理念引领之下,福州城市环境越来越美,宜居品质日益提升。行走在福州街头,公园林立、绿意盎然、风光旖旎、环境优雅,福州俨然成为一座绿城、花城、水城。
真诚服务 优化发展环境
向“庸懒散”亮剑!向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宣战!2月底以来,市效能办对全市机关部门、部分基层站所开展明察暗访,共效能问责88人次,其中给予效能告诫40人次、通报批评17人次、诫勉谈话21人次、由相关单位自行处理10人次,并向存在问题的单位发出整改通知书54份。
办事不用看脸色,审批更方便快捷,政府服务更人性化,这是不少市民对我市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优良传统,按照“敢为、能为、有为”的要求,着力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执行力、提高办事效率的最大感受。
每个工作日上午9点,市行政服务中心就开始热闹起来,全市约90%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这里集中办理。这是我市优化投资环境的一个缩影。“环境是对外开放第一竞争力”。秉持真诚服务的理念,我市深入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活动,全力打造最优的投资软环境。与此同时,各级各部门纷纷出台服务跨越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市纪委、监察局出台了《关于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福州科学发展新跨越的若干意见》,提出6个方面20条举措,努力营造政令畅通的政治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月底,全市第二次集中服务企业行动拉开序幕。城乡之间,到处都是党员干部扑下身子为民解难题、办实事的身影,“三服务”活动已成为各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全市都沐浴在“真诚服务”的春风之中,放开手脚、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记者 朱毓松 黄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