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州理论在线 >> 时政要闻 >> 聚焦榕城 >> 正文

打造幸福之州 建设文明之城

——福州文明城市建设向更深更广更高层次拓展

2012-06-26 10:26:18来源:福州日报

      6月17日上午,鼓楼区学雷锋便民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洪山镇专场)活动在金牛山公园举行。近百名社区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成的便民服务队,为社区居民提供义诊、理发、美甲、验光、计生咨询等便民服务。今年4月起,鼓楼区依托各街镇组建了10支便民服务队,在79个社区轮流开展学雷锋便民志愿服务活动。

      这是我市推动文明城市持续文明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我市以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为起点,持续创建常态、建立创建长效、提升创建水平,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向更深、更广、更高的层次拓展,让文明福州持续文明。

      公德之歌 越唱越响

      6月11日上午,福州市首批学雷锋志愿服务岗揭牌仪式在西湖公园正门口举行,首批志愿服务岗由9个单位冠名,开展文明交通劝导、便民利民服务等活动。

      我市坚持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重要位置,以市民公德教育为切入点,让创建文明城市的理念深入人心,福州城里的每个人都成了创建文明城市的主动参与者,也成为福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协奏曲中一个个最生动的音符。

      ——大力实施道德建设工程。举办了两场“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示范巡演,组织基层文艺队伍以编演小品、情景剧、快板、闽剧、评话等多种文艺形式展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深入街镇、社区、学校等地演出上千场。

      ——积极推进“市民道德讲堂”建设。组建了市区、街镇、社区、文明单位、学校、企业等各类道德讲堂近千个,评选推出了10个市级道德讲堂,年初以来开展文明道德宣讲活动1000多场。

      ——大力实施道德实践工程。举办了第三届文明公益手机动漫大赛,开展了第三届“十佳公交司机”及第二届“十佳出租车司机”评选活动。持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美德少年”“优秀童谣征集”和“童心向党”歌咏等活动。

      ——大力实施志愿服务工程。广泛开展“践行雷锋精神,弘扬社会新风”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内容的“百万志愿者学雷锋十大行动”。

      巩固提升 环境创优

      6月9日,市领导率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分赴各城区检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重点检查环境卫生、校园周边环境、占道经营等,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去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入推进市容市貌、“五小”店、各类市场和基础设施等专项整治,根治城市脏乱差问题,提升创建工作基础。市、区执法部门加大违章行为查处力度,及时纠正查处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丢乱倒垃圾、“两车”乱停放等不文明行为;推动农贸市场内外环境秩序整治和升级改造,实施食品卫生量化评级和公共场所卫生量化评级,着力加强中小餐馆规范管理。

      城市交通文明状况直接反映城市公共文明程度。我市从硬件建设、教育引导和专项整治三个方面着手,不断优化城市交通环境。以“斑马线文明礼让”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引导机动车驾驶员增强红绿灯和斑马线意识,积极倡导尊重文明、礼让行车的良好风气;通过增加路面警力、延长执法时间,切实加大对违章驾驶、乱闯红灯、非法营运等问题的整治力度,为广大群众营造良好的出行秩序。

      与此同时,我市大力改善市民出行条件,积极推进“沿线绿化及建筑景观”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市区10条主次干道“白改黑”工程,今年我市还将新增城区80辆清洁能源公交车,新增7条公交线路,优化20条公交线路,延长20条公交班线服务时间,改造100个公交停靠站,新建7个公交场站,方便市民群众出行。

      为民创建 创建惠民

      文明创建的最终目的是造福群众。我市大力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今年初以来,我市加大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投入,积极推进20家社区便利店建设,推进光明港、新店溪等内河综合整治,5000套公共租赁房和420套廉租房建设项目动建,实施23个中小学、50所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加快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海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对全市未达标的5个县级公共图书馆、3个县级文化馆进行改扩建,推进5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0条农村健身路径和10条登山健身步道建设。

      城市文化 持续彰显

      6月18日下午,第五届海峡两岸合唱节在福州市体育馆举行闭幕式暨颁奖音乐会,当两岸音乐人手拉手、共唱主题歌《是爱把希望打开》时,全场气氛达到高潮。人们依依惜别,期待明年在台湾屏东县再相聚。

      我市持续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着力用文化涵养文明,进一步凸显了文明城市创建的人文特色,丰富文明城市创建的人文内涵。

      大力推进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和鼓岭风景区保护修复改造,规划开发螺洲镇、闽安村、林浦村等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积极推动闽都民俗文化园、东湖天竹畲族风情园等建设,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品牌。

      “激情广场大家唱”“走进美的小区”和“新福州人歌手大赛”等一批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不断向基层乡村地区拓展,文艺院团运用文化大篷车巡回演出、文艺小分队等形式每年组织1000场以上文化下乡演出活动,140多支民间职业剧团年演出4万多场。

      不断深化对台文化交流。举办了第二届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第十届两马同春闹元宵等榕台文化交流活动。目前,我市已形成7个国台办重点项目和60多个项目常态交流的对台交流格局。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被国台办列为海西对台文化交流基地。(记者  吕路阳)

责任编辑:胡小梅